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542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687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55篇
  5篇
中国医学   279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成药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9月~2014年8月上报的238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23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女性例数多于男性;年龄段为50岁以上例数较多;原发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40.8%);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75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有34种药物的说明书较明确地标注了ADR的具体内容,说明书存在问题的有7种,标注尚不明确的34种(45.3%),1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了严重ADR。结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7种药品可能发现了新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需完善。  相似文献   
72.
目的:采用三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LVFT/RR)、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的差异,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的疗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单左心室起搏组与双心室起搏组患者术后12个月LVEF、TAPSE、LVFT/RR均增大,AVD、QRS时限、LVEDD、MRA、IVMD、SPWMD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D、TAPSE、LVFT/RR增大(P0.01);QRS时限、程控优化时间缩短(P0.01);起搏器电池预估寿命延长(P0.01);MRA减小(P0.05)。结论:RAAVD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均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者在延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QRS间期及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后者,且能缩短程控优化时间、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B)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non-syndromic oral clefts, NSOC)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核心家系中,对TGFB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早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补充多维生素制剂。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34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基因中的19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未发现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时机与脑水肿范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钻孔引流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12 h组(40例)和>12 h组(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1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12 h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水肿范围比较:<12 h组的脑水肿范围明显小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12 h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 h进行手术,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及治愈率,而且能缩小脑水肿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现状及病原菌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5月临床住院患者送检的1517份各类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纸片扩散法,以WHONET5.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出1 132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以痰液、分泌物、脓液为主,分别占40.92%、16.40%、12.52%;共检出多药耐药菌567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378株占66.67%;产ESBLs克雷伯菌属96株占16.9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97.62%,产ESBLs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耐药率均为10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显著耐药,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结论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部2013年7-12月门诊军人处方进行审核,对其中不合理处方分析汇总。结果共审核处方27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96张,占总处方3.56%,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当(27.08%)、给药方案不当(23.96%)、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4.58%)、重复用药(12.50%)等方面。结论药师要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加强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和药师审方工作,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与能量合剂同时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和能量合剂对极化液进行强化和改良,组成改良强化极化液(ATP-Mg2+-GIK),用于8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并设对照组80例。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射血分数(EF)、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也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ATP-Mg2+-GIK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改善心功能状况,治疗及预防心律失常,减少并发症,降低恶化或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80.
胸腰段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最常见,其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后入路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复位,但术中广泛剥离椎旁肌导致其失去神经支配、持续牵拉椎旁肌造成术后肌肉萎缩及瘢痕形成,这些不良因素会引起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和活动受限,因此患者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低[2].对于短节段跨伤椎置钉存在复位不佳、后凸矫正不足和术后断棒及断钉等并发症,因此笔者运用Wiltse肌间隙入路行跨伤椎长节段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