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1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严重胸外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2-05~1999-05笔者所在科共收治严重型胸外伤72例,占同期胸部创伤患者数的3%。现将急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右腋下垂直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2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心脏外科专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大大提高。在保证手术安全和手术效果的前提下,追寻手术的微创性和美学效果已成为心脏外科的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肢(指)体及组织器官创伤再植与再造修复方法。方法对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肢(指)体严重创伤、手部多指多平面毁损性离断伤、复合组织离断伤、特殊器官离断伤、创伤后拇手指或复合组织缺损伤等,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静脉动脉化再植与再造、寄养再植与再造、废弃指节段桥接再植、足趾复合组织移植手指再造、原位再植等多种方法修复,共167例。结果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87%;睾丸再植成功2例;外耳离断原位再植13例,失败1例,寄养再植1例,成活但没能回植;鼻再植成功1例,失败1例。结论采取上述多种方法修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肢(指)体及组织器官外形和功能,降低其残缺率。  相似文献   
84.
<正>患者,女,57岁。入院专科见视力右LP(-),左0.4。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正常。双眼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右眼视网膜色稍淡,视乳头水肿隆起度较高约+3D,色灰白,边界尚清;左眼视乳头色稍淡。余未见明显异常。双眼运动自如,双眼眼压正常。初步诊断:双眼视神经萎缩。入院后给予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B12 0.5mg肌肉注射1次/d,复  相似文献   
85.
加强医院中药房管理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广大劳动人民与疾病的斗争中,中药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广为人们喜用。无论老弱妇幼,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中医药的卓越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对战士5km越野训练氧自由基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09名战士为研究对象,分三组。观察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后训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VitC、VitE、尿蛋白(PRO)、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探讨这些指标的变化和氧化应激的关系。结果服用抗氧化剂组战士血清SOD、VitC、VE水平升高、MDA、PRO、mALb含量明显降低,与训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训练组血清中SOD活性下降,MDA水平升高、PRO、mALb阳性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充抗氧化剂可以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尿液PRO和mALb的水平,对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防止训练后肾损伤,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2002年9月—2008年1月,我们对远端无可供吻合动脉的末节和指尖28例(31指)采用静脉动脉化进行再植,结果成活27指,坏死4指。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31指,男18例,女10例。年龄16—48岁,致伤原因:机器挤伤21例22指,绞肉机绞伤1例2指,电锯伤6例7指。  相似文献   
88.
目的:酵母细胞SMD 1168表达人sCR1,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获得人sCR1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9K,构建含人sCR1的重组质粒(pPIC9K-sCR1);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入毕赤酵母菌细胞SMD 1168中,经甲醇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及W estern b lot鉴定,并通过N 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结果:经甲醇诱导的含pPIC9K-sCR1的酵母细胞表达出重组人sCR1的融合蛋白,48~72 h sCR1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此蛋白在凝胶上表现为M r大于31 KDa的蛋白区带,在W estern b lot分析中可被sCR1的CD35单克隆抗体(mAb)识别。经N 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较纯的sCR1融合蛋白。结论:人sCR1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水平表达,并且有与人体天然蛋白相同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NIH-3T3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槲皮素前保护组(Qb):先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再换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槲皮素后保护组(Qa):先用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H2O2实验组(H2):先用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 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 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 l-2、Bax、Caspase-3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b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组和Qa组。由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b组与Qa、H2组相比,Bc l-2的表达增高,Bax、Caspase-3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对H2O2诱导NIH-3T3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0.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改变、活动量减少、身心应激反应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DM)、糖耐量受损、肥胖等多因素聚集的疾病状态。1999年WHO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S)”,定义为:一个个体存在DM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下列两项以上组合,如高血压、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微量蛋白尿。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对MS的定义和诊断作了易于操作的规定: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即为MS,中心性肥胖(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甘油三酯(TG)≥1.6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29mmol/L、空腹血糖≥6.1mmol/L、血压≥130/85mmHg。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高尿酸血症、炎症因子、凝血机制、脂肪细胞因子、部分血清酶等临床生化异常纳入了MS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病例证实实验诊断指标对分析MS患者的病情、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