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维药艾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67例。两组均行艾维心口服液治疗,并于治疗过程当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综合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率为92.54%(62/67),较常规组的80.60%(54/67)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利用维药艾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围术期系统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结论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缓解其负性情绪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2—2018-01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206例法洛氏四联症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法洛氏四联症外科手术206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63例,年龄5个月~42(8.50±4.62)岁;姑息性手术5例,根治手术201例。结果5例姑息性手术均存活,201例根治术存活192例,术后早期死亡9例,死亡率4%。12例1年后随访有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无晚期死亡。死亡原因呼吸衰竭4例、严重低心排3例、严重并发症多脏器衰竭2例。结论对婴幼儿TOF多能一期根治;呼衰是法氏根治术后死亡主要原因;术中监测右室压及保留房间隔缺损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6.
杨丽华  李红卫 《医学信息》2007,20(5):470-471
近年来,随着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扩大了对重症的手术适应症。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中78%~90%为二尖瓣病变,其次为主动脉病变,三尖瓣病变[1]。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共进行二尖瓣置换术462例,二尖瓣、主动脉双瓣置换术46例,双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8例  相似文献   
67.
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4年 5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心脏粘液瘤患者14例 ,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例中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2 2~ 71(45 .1± 13.3)岁。肿瘤位于左心房 9例 ,右心房 2例 ,左心室 2例 ,右心室 1例。位于左心房 9例中蒂部位于房间隔 7例 ,附于左心房后壁 2例 ,位于左心室 2例中蒂部位于室间隔近心尖部 ,其中 1例肿瘤大小 10 1mm× 70mm× 30mm ,重约 10 0 g ,几乎充满整个左心室腔。起病至就诊时间 2 0d~ 8年。自觉症状心悸气急 14例 ,周身不适 11例 ,肝脾肿大及下肢水肿 7例 ,有晕厥史 4例 ,咯血 2例 ,咳…  相似文献   
68.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方法 21例VSD并PH患儿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心肌停搏液连续灌注及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VSD修补术。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进行综合性降肺动脉压处理。结果 1例(4.8%)患儿死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4.8%)患儿术后出现右心功能不全。随访18例,恢复良好;1例失访。结论 VSD并PH婴幼儿,若符合手术适应证应及早手术,并积极进行圈术期处理,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及失眠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及治疗后30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各时间段两组PSQI总分、各维度得分,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在干预后30 d ,观察组 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60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经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AAD患者作为AAD组,相同时间区间住院的48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抽取血液检测D-二聚体浓度,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D-二聚体浓度在AAD组患者明显高于ACS组(P0.05);在AAD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D-二聚体水平远远高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 D-二聚体作为AAD的早期检验学指标,其检测结果为阴性对于排除AAD的诊断有很大帮助,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及病变的范围估算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