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Cs)诱导为内皮细胞(ECs)的可行性。方法将HBMCs分离、培养后,加入诱导因子定向诱导为ECs,并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HBMCs在特定环境下分化为了ECs。结论以HBMCs诱导的ECs作为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本文总结了56例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肿瘤切除,心肌保护方法采用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如果肿瘤侵犯心脏重要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姑息切除,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果 心脏良性肿瘤54例,其中53例为心脏黏液瘤,1例为心脏脂肪瘤,心脏恶性肿瘤2例,均为肉瘤。良性肿瘤均能彻底切除。术后心功能能迅速恢复,长期随访无复发,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恶性肿瘤不能彻底切除,手术效果差,术后并发症多。结论 心脏肿瘤是性黏液瘤多见,手术效果好。心脏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因广泛侵润难以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103.
李红卫  杨丽华  周晴  法宪恩 《医学信息》2007,20(11):981-983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及有关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1998年12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121例,男56例,女65例,年龄2~54岁,平均(18.0±9.5)岁。术前肺动脉和体动脉收缩压比Pp/Ps均>0.75,平均(0.95±0.16),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75%~96%。结果手术死亡10例(8.26%)。主要并发症:低心排血量2例,肺高压危象8例。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肺高压危象。术后SaO290%~97%,平均(94±2.1)%。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结论低心排血量和肺高压危像是合并重度肺高压的先心病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法宪恩 《医学信息》2006,19(1):58-61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在急性心肌梗死区分化增殖潜能及其修复重建心肌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MI+培养基,12只),移植组(AMI+BM—MNCs,12只);分别将制备的培养基和BM—MNCs悬液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移植术后4周,观察心肌梗死区及其周边区组织形态学特点、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实验组心肌梗死区内有BrdU标记阳性的BM—MNCs移植细胞存活,向心肌源性细胞分化并且诱导了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结论同种异体BM—MNCs移植在细胞水平完成了对心肌梗死区再心肌化和再血管化过程,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1月-2007年1月收治16岁以上成人法洛四联症病人30例,手术根治。所有病例均经右室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同时修补室间隔。单纯右心室流出道补片18例,跨瓣环补片6例,右室切口直接缝合6例。结果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1例(直径3mm)。死亡1例,死亡率3.33%。结论根据成人法洛四联症特点,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相似文献   
107.
背景:细胞凋亡增加所导致的进行性心肌细胞丢失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Bax蛋白、PDCD5 mRNA表达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11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完成.材料:体质量为(240±20)g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20只/组.另取体质量为100~150 g的Wistar大鼠60只用于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方法: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后,细胞移植组大鼠在梗死心肌周围分4点于心外膜下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每点100 μL(107个细胞);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培养基,培养4周.主要观察指标:血清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在发生凝固坏死的宿主心肌内可以看到局灶BrdU标记阳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后4周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 mRNA(PDCD5/GAPDH)均明显升高(P<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降低Bax蛋白和PDCD5基因的促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低能激光照射(LLLI)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雌性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经超声筛选合格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低能激光照射组(LLLI组);(2)对照组(Control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LLLI组应用低能激光开胸单次照射后,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LLI处理区内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照射后1h、1d、1周,分别测定LLLI处理区内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Control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2.12 ±0.58、1.02±0.41)及Sham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2.42±0.26、0.92±0.37)比较,LLLI组显著提高了照射区域梗死后心肌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4.42±2.88、2.62±1.83,P <0.05);Sham组与Control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处理后1h和1d,与Control组比较,LLLI组梗死后心肌组织中SOD的活性[(0.84±0.43)、(0.92±0.34) U/mg)]均显著提高;而MDA的产量[(0.56±0.31)、(0.50 ±0.29) nmol/mg]显著降低(P<0.05).在预处理后1周,LLLI组与Control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LI处理显著上调梗死后心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S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从而能够改善梗死后心肌微环境,促进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窦房结细胞裂解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分离乳鼠窦房结细胞并制备窦房结细胞裂解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MSCs,分别加入含1、2、4和8倍浓度的窦房结细胞裂解液培养基诱导培养,普通培养基培养作对照,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SCs心肌特...  相似文献   
110.
<正>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瘤蒂大多数附着在卵圆窝附近。黏液瘤性质为良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复发率。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必须严格控制活动,以防止患者在等待手术时间出现动脉栓塞或猝死,报道称患者在等待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