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陈丽 《家庭医药》2016,(8):114-114
目的:探微老年ICU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以此总结护理措施,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ICU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患者病历以分析其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结果: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手术应激、年纪较大、疼痛刺激、低氧血症、药物刺激、术后感染等。结论:诱发老年 ICU 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工作,以避免出现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阐明PICCO和CVP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37例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CVP组(68例)和PICCO组(69例)。CVP组进行CVP监测指导治疗,PICCO组进行PICCO监测指导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24和48 h后乳酸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记录PICCO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记录2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与CVP组比较,PICCO组患者治疗6、24和48 h后乳酸和BNP水平及HR均明显降低(P<0.05),乳酸清除率、ScvO2、MAP和CVP均明显升高(P<0.05);PICCO组MAP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VP组(P<0.05),ScvO2在治疗48 h后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VP组(P<0.05),而2组患者CVP水平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CCO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CVP组(P<0.05)。结论:PICCO监测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并发心功能不全优于CVP的监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李琨  施贤清 《大医生》2024,(2):130-132
目的 观察早期目标导向康复锻炼联合ABCDEF集束化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ICU-AW)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ABCDEF集束化策略)与试验组(33例,采用早期目标导向康复锻炼联合ABCDEF集束化策略)。对比两组患者肌力状态、ICU获得性衰弱发生情况、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肌力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ICU治疗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康复锻炼联合ABCDEF集束化策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改善患者肌力状态,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4.
正颌骨骨髓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颌骨炎症病变。其病理除骨髓的炎症外,还应包括骨膜、骨密质和骨髓腔内的血管、神经等整个骨组织的炎症。处理不当常导致颌骨坏死、颜面畸形和功能障碍~([1])。颌骨骨髓炎大多发生在下颌骨,以单侧发病为多见。我科收治一例高龄右侧下颌骨骨髓炎致颌部瘘道形成的病人,通过系统护理,病情得以缓解,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5.
朱国彦  王仁霞 《贵州医药》2012,36(7):670-671
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和气体的控制能力,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1].导致会阴部、肛门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皮肤潮湿、痛痒发红、糜烂、破溃、渗出或继发感染.大便失禁及其并发症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危重患者大便失禁的肛周皮肤损伤,是重症医学科护士护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应用长效抗菌材料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并配合其他护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黎维芳  姚远  关萍  施贤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51-1552
入院确诊重型破伤风患者2例,持续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泵入镇静止痉;根据Ramsay镇静评分来调整丙泊酚及咪达唑仑泵入的量和速度,有效地控制痉挛发作,治疗2周后患者无明显角弓反张、肢体强直发作,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除四肢肌力稍低(Ⅲ~Ⅳ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逐渐减量至停用镇静药物并拔除各种留置管道,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7.
78.
王广益  高科  王化加  赵庆举 《吉林医学》2014,(23):5187-5187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36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氧合指数、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C-反应蛋白等均有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有效挽救重症胰腺炎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9.
刘璇  唐忠平  林凤  管亚惠 《吉林医学》2014,(8):1583-1584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脓毒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48 h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测定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乳酸(Lac)、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价,同时观察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减少,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28 d死亡率降低,ICU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多个器官起支持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救治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1例,按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进行常规呼吸循环支持、抗病毒、抗感染、抗全身炎症、镇静镇痛、重症护理、液体管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并在确诊为重症病例后给予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 (IL-6)等感染指标变化,以及 B型尿钠肽 (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GPT)、血清肌酐(Cr)等心、肝、肾功能变化;通过PiCCO实时监测心指数(C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 (ELWI),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变化;动态复查床旁胸片比较治疗前后肺部渗出的吸收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后前6 d共进行血浆置换8次,血浆共计16 000 mL,间断行CRRT治疗4次,共计36 h。经治疗后, 患者PCT、IL-6逐渐降低,BNP、cTnI、CK、CK-MB、GPT及Cr水平逐渐降低,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氧合指数明显改善,肺部渗出逐渐吸收,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给予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因子风暴,维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使患者得以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