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Walk Away 40 SI细菌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双纸片法.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2.9%和43.5%,均以下呼吸道和尿液标本来源为主.产ESBLs菌株具有多药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耐药率达80.0%以上,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低于12.0%.结论 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和耐药表型及其携带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PCR法扩增aac(6′)Ⅰ基因以及3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基因)。结果 72.9%(35/48)菌株对阿米卡星表现为双圈耐药,其中100.0%菌株检出armA基因,未检出rmtB、rmtC基因,77.1%(27/3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0.4%(5/48)菌株对阿米卡星普通耐药,均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80.0%(4/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6.7%(8/48)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检出相关耐药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的爆发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并为临床防治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ICU集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收集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011年10月从ICU患者连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株,同时从ICU呼吸机和床单上、床头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3株,有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一样。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来自呼吸道,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耐药率达到90%。结论重症监护室由同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爆发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碳氢霉烯类的耐药率有显著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采用必要措施切断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6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15-3016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我院15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96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假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ELISA检测中梅毒患者出现145例阳性,阳性率96.67%,健康者中出现阳性例数7例,阳性率7.29%;TPPA梅毒患者中出现148例阳性,阳性率98.67%,健康者出现3例阳性例数,阳性率3.12%,差异对比均不显著(P<0.05),TPPA检测的敏感度98.67%、特异度99.68%均高于ELISA检测法的敏感度96.67%、特异度99.2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准确率高,误诊率低,但TPPA相对价格贵,造作复杂,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PmpF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解放军252医院就诊患者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标本处理后使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阳性标本,然后以巢式PCR扩增PmpF基因,扩增得到的PmpF基因选用4种内切酶进行酶切及RFLP分析并确定其基因型,根据PmpF-RFLP结果,选择代表菌株测定PmpF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PmpF-RFLP结果,同时测定代表菌株的Omp1基因序列并与参考菌株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代表菌株的血清型.通过x2检验探讨沙眼衣原体PmpF基因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以反映其临床分布特征.结果 2年间从妇科、泌尿科和皮肤科3个科室获得阳性标本178份,1 17份标本扩增得到PmpF基因,PmpF-RFLP将1 17份标本分为3个Type型,占比分别为2.6%、36.8%、60.7%,挑选26株菌株进行Omp1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6株菌株属于D、Da、E、F、G、H、J7种血清型,统计学分析表明PmpF基因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的Fisher精确检验值分别为0.167、0.008.结论 本地区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可以根据PmpF基因分成3个基因型,包括D、Da、E、F、G、H、J7种血清型,血清型与PmpF基因型无对应关系,PmpF基因型与患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对某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药敏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58株,标本来源以痰液和脓液、分泌物多见,感染病区主要集中在ICU、耳鼻咽喉科和骨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占52.3%,以ICU的分离率最高,儿科的分离率最低.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无耐药.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仍然是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并进一步提高病原学培养的送检率,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8.
先证者 女,16岁,因原发闭经就诊。查体:身高133cm,体型稍胖,面容及四肢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妇科检查:双侧乳房发育不良,外阴毛发稀少。B超检查显示子宫大小2.3cm×2.0cm×0.9cm,为始基子宫,双侧卵巢未触及。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抗人成骨肉瘤单抗 (OSMcAb)标记放射性核素90 Y在动物体内生物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DTDA环酸酐法将90 Y标记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 (OSMcAb) ,动物体内观察12 5Ⅰ OSMcAb与90 Y OSMcAb生物分布情况及不同90 Y标记物体内分布情况 ,在裸鼠体内观察90 Y OSMcAb肿瘤内浓度现象。结果 :90 Y标记OSMcAb动物体内生物分布与12 5Ⅰ OSMcAb相似 ,不同络合物配体影响90 Y体内生物分布 ,经90 Y标记OSMcAb在肿瘤内浓聚。结论 :90 Y标记的OSMcAb体内有稳定的分布规律 ,不同标记物配体影响90 Y体内分布。  相似文献   
70.
评价三种筛选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3 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 S B Ls) 筛选方法检测产 E S B 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可靠性与临床应用。方法 以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三维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3 种方法检测45 株 E S B Ls 阳性和64 株 E S B Ls 阴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临床分离的74 株大肠埃希菌和31 株肺炎克雷伯菌 E S B Ls 产生情况。结果 3 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 .7 % 、95 .6 % 和84 .4 % ,特异性分别为100 % 、98 .5 % 和100 % ,检测效率分别为94 .5 % 、97 .3 % 和93 .6 %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E S B Ls 检出率分别为32 .4 % 和25 .8 % 。头孢三嗪和头孢噻肟为本院检测 E S B Ls 最适指示底物。结论 三维试验是一种敏感、可靠的 E S B Ls 筛选方法,但操作繁琐,仅适用于标本量较少的医院;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于各级医院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