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皖北地区21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脑囊尾蚴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癫痫样抽搐、头痛为主。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和男性居多。囊尾蚴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91.67%,CT或MR I检查异常者占88.89%。以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治疗为主,有效率为93.98%。结论: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及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脑囊尾蚴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疟疾仍然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尤其多见于发展中国家。随着认识的深入, 间日疟也获得 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控制疟疾甚至消除疟疾的基石,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间日疟原虫氯喹抗性报道, 间日疟原虫氯喹抗性已成为间日疟防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间日疟原虫氯喹抗性的分布现状、 体内外检测方 法和分子检测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酶(MBL)产生情况及型别特点。方法 采用K-B法对16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并对MBL基因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5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用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株,经PCR验证3株MBL阳性;均为VIM-2阳性菌株;PCR产物纯化测序结果证实与VIM-2型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我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MBL为VIM-2型,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4.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以呼吸道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抗TB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有效的治疗药物及疫苗的研发。但同时由于Mtb耐药的严重性、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HIV)与Mtb的双重感染及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吸毒等,加上不少国家对TB的忽视,TB在全球范围内呈回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2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1]指出,虽然目前死于TB的人和患病的人都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有数百万TB新发病例,2011年全球新增TB患者870万人,死于TB的人数为140万人,其中新增TB患者中有3.7%患有耐多药TB,全球TB负担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制备抗六钩蚴全虫可溶性抗原的兔血清,观察本室制备的猪带绦虫六钩蚴期特异性抗原基因TSO45-4B的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TSO45-4B经肌肉接种后在宿主体内的表达.方法:用次氯酸钠法孵化六钩蚴,Dot-B1ot、ELISA检测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滴度;以pcDNA3.1/TS045-4B进行体内转染,继之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在鼠体骨骼肌的表达.结果:抗六钩蚴兔血清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抗体效价为1:20 100;免疫组化染色后在重组质粒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的肌纤维内显示阳性的棕黄色分泌颗粒.结论:重组质粒在小鼠骨骼肌内成功地表达为猪囊尾蚴病多基因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体内表达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后对细胞表面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Mtb以10:1感染佛波醇酯(PMA)分化的THP-1细胞,建立Mtb感染THP-1细胞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PMA分化的THP-1细胞及Mtb感染THP-1细胞CD14的表达.结果:THP-1细胞和PMA分化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21.6%,对Mtb的吞噬率分别为7.7%和93.0%;Mtb感染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为27.5%.结论: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增加,Mtb感染后CD14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对Mtb的吞噬率增加.  相似文献   
47.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7和淋巴细胞CD45RO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CD4+、CD8+ T细胞表达CD45RO抗原的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和双色流式细胞技术分析92例RA患者血中IL-17水平和CD4+、CD8+ T细胞表达CD45RO抗原阳性率。结果:IL-17在RA患者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血浆中CD4+CD45RO+、CD8+CD45RO+ T淋巴细胞阳性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D45RO+ T细胞参与了RA发病,这些细胞在RA炎症部位大量聚集,促使IL-17的大量分泌,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23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骨科检出率分别为30.74%、16.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外伤创面为主,分别占65.37%和19.48%。该菌除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40%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接近或超过50%,其中对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他巴唑坦、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啉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5.67%、94.37%、93.94%、92.64%和90.9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9.
14 - 3- 3信号蛋白质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 ,分布十分广泛的多功能真核生物蛋白质 ,具有 7个亚型 ,与各种信号肽分子包括激酶、磷酸酶、膜转移受体等结合 ,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包括有丝分裂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凋亡等 ,并对朊蛋白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诱生IFN-γ、IL-4的水平,探讨T细胞亚群在感染免疫中的调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囊尾蚴病患者PBMC中T细胞亚群比例和IFN-γ/IL-4水平;用Cellquest软件或WinMDI2.8软件数据分析。结果:猪囊尾蚴病患者T细胞亚群CD3+与CD4+细胞百分率均较正常人升高(P<0.01),CD4+/CD8+比值亦较正常人升高(P<0.01);PBMC中分泌IFN-γ及IL-4的CD3+细胞百分率与正常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囊尾蚴病患者PBMC中CD3+、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