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手术治疗仍然以悬雍垂腭咽成型手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为主,但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微觉醒指数在单纯鼾症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 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358例单纯鼾症患者,按嗜睡程度分为3组,即嗜睡轻度组(ESS≤12)、中度组(13≤ESS≤17)、重度组(18≤ESS),分别对各组间微觉醒指数(MA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比较。ESS与MAI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轻度嗜睡组286例,中度嗜睡组43例,重度嗜睡组29例,3组间AHI、AI、HI、LSaO2、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微觉醒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30, -5.604, 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微觉醒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23, P>0.05),ESS与MAI呈正相关(r=0.331, P<0.05)。 结论 Epworth嗜睡量表和微觉醒指数对单纯鼾症患者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创伤对攻击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171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根据MOAS结果将其分为攻击组(89例)和非攻击组(8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童年创伤问卷(CTQ)收集患者的创伤情况。结果 攻击组病程短于非攻击组(P<0.05)。攻击行为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兴奋激越因子分、CTQ总分和五个分量表分均高于非攻击行为组(均P<0.05),阴性因子、抑郁焦虑因子和认知因子分低于非攻击行为组(均P<0.05)。兴奋敌对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P<0.05)。结论 兴奋敌对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忽视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有的独立贡献。有攻击行为患者的病程短与非攻击行为患者,可能是攻击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4.
在中医心理教育治疗学临床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喻知引悟技术。从喻知引悟技术的基本定义切入,探讨医生在熟悉心理治疗不同阶段特征、整体把握心理治疗主要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病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变化趋势,分别在病因、病机、症状、诊疗态度等层面确定一系列心理治疗目标,再结合患者认知背景与兴趣特点,选择相适宜治疗比喻内容,共同构成具体治疗要素。此技术能丰富和优化医生临床治疗要素数据库,提升诊疗效率,又可为中医心理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49例,均使用简易精 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按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205例和认知功能损伤组(病 例组)144例。使用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对IL-3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582054、rs2243115、rs428253、 rs583911、rs568408和rs4740)进行基因型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IL-35水平。其他相关指 标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IL-35 SNPs与冠心病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2 组间血浆 IL-35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26(17.19,203.06)ng/L vs. 40.60(22.69,105.65)ng/L,Z=0.384,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病 史、认知功能障碍家族史、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空腹血糖水平等因素后,并未发现 IL-35 多态性位点 (rs582054、rs2243115、rs428253、rs583911、rs568408和rs4740)与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结 论 IL-35基因SNPs与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将来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其可 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7.
10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可能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的增加、上气道及颌面结构异常、肥胖、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等。OSA与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导致医疗费用及社会负担增加。由于公众缺乏对该病所致严重后果的认知,仅依靠患者主动就医的模式,远不能解决OSA高患病率、低诊治率的现状。因此,针对OSA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规范管理,对降低OSA疾病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OSA这一疾病在不同场景和人群中得到充分认识和筛查,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设备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强调了OSA高危人群筛查的对象包括具有OSA患病危险因素、相关合并疾病、相关职业风险等人群。推荐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医院相关科室对OSA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阐明了不同场景和人群中筛查OSA的工具、方法和流程。强调筛查出的OSA高危人群需由医疗机构采用医用级睡眠监测设备包括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或多导睡眠图完成诊断。对OSA高危人群和确诊患者均强调全面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对明确诊断的OSA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气道正压通气可作为优先选择,可选择的治疗还包括口腔矫治器、体位治疗,外科手术等。推荐建立规范的患者随访制度,及时发现OSA疾病进展,定期评估临床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睡眠障碍发病率日益增长,由之引起健康隐患和社会功能不良成为受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睡眠障碍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可以合并或诱发其他慢性疾病并影响原有疾病的恢复,是基层慢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三类睡眠疾病:失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觉醒节律失调分别表现为“睡不着”“睡不好”“睡得乱”;它们人群分布广、诊疗手段适宜基层推广,可以作为基层睡眠障碍管理的重要抓手。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基层可及的睡眠监测设备和手段越来越丰富,使睡眠疾病管理和面向民众和基层医生的健康教育更加同质化、便捷化。如今,大力推举睡眠疾病诊疗“专全“并举、下沉基层,既有相当的必要性,又有良好的可行性,将是众多慢性疾病早防早治的关键举措,理应得到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0.
抑郁症是一类现代社会常见、流行的精神障碍,其诊断常基于症状学评估,治疗方式以药物为主,心理及物理治疗等为辅。鉴于目前单胺能经典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仍在推进。近年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通过改变神经传递、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等途径介导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抗炎疗法或可作为增强抗抑郁药物疗效的新选项。该文整合国内外应用抗炎药物治疗抑郁症及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分析抗炎疗法用于抑郁症诊疗的具体路径,提出针对抑郁症诊断分类、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