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的工作人员、进修人员、实习人员及住院患者明显增加,为了保证人员快速熟悉环境、依据规范化的流程更好的工作,我们对病区的环境、人员及物资三个方面采用了目视管理,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医院的自主管理、从而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PTNS)治疗国人女性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国人女性OA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TNS(每周1次)、口服M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共持续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等指标并对M受体药物治疗组疗效不满意的25例患者行PTNS治疗。[结果]M受体组、PTNS组治疗前后组内患者在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和日尿失禁次数上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在M受体组和PTNS组间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和日尿失禁次数在治疗改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例药物难治性OAB患者OAB症状评分由PTNS治疗前的(25.4±4.9)下降到治疗结束后的(17.2±3.1),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S治疗可显著改善国人女性OAB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再行PTNS治疗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41例肝脓肿病人均经临床、影像学(B超或CT)和细菌培养确诊,行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脓肿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24例,肝2叶8例。31例为单个脓肿,10例为多发脓肿。结果36例1次置管引流成功,5例经2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平均引流时间为(18.5±5.3)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例患者出现穿刺脓液外漏经超声引导右膈下置管引流治愈。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是非常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与宫颈长度对早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孕周为28~37周早产高危孕妇,按照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32例),足月产组(64例)。对两组研究对象宫颈黏液phIGFBP-1表达情况、宫颈长度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早产的诊断价值。结果早产组孕妇宫颈黏液中phIGFBP-1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74,P=0.002)。phICFBP-1阳性组孕妇28~32周内分娩率显著高于phIGFBP-1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13,P=0.006)。phIGFBP-1阳性组孕妇33~37周内分娩率显著高于phIGFBP-1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00,P=0.001)。早产组28~32周、33~37周宫颈长度均显著低于足月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54、4.145,均P<0.015)。使用孕妇宫颈黏液中phIGFBP-1联合宫颈长度诊断早产阳性预测值(67.7%)、准确率(78.1%)均高于单独使用phIGFBP-1、宫颈长度诊断。结论 phIGFBP-1、宫颈长度可作为早产预测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和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且资料完整的655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皮损分布、既往诊治情况等。结果: 655例患者中,男253例,女402例,男女比例1  ∶1.59;年龄3个月~81岁,36~65岁占67.79%;病程4天~8年,2~4个月占60.92%。临床以固定型(77.25%)和淋巴管型(21.83%)为主,以丘疹结节损害居多,主要分布于面部(51.45%)和四肢(43.82%)。133例有明确外伤史。499例(76.18%)患者有该病既往外院就诊史,其中误诊293例(58.72%)。误诊疾病以皮肤感染、皮炎诊断最多。结论:孢子丝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固定型和淋巴管型表现为主,主要累及面部、躯干,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因呼吸中枢的神经通路中断或间接作用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缺氧状态,将明显增加急性期患者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导致心肺功能、体适能下降、自主活动时间不足,进一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还会增加卒中再发风险。本文拟卒中后急性期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呼吸病理机制、评估以及肺康复治疗进行综述,为卒中后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考察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诱导的肝脏毒性,研究DJ-1蛋白稳定剂Compound-23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Chang liver细胞研究厄洛替尼对细胞的体外毒性作用,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细胞内DJ-1蛋白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厄洛替尼肝损伤造模组及其合用Compound-23的高、低剂量组共4组,研究厄洛替尼的体内肝脏毒性,并通过对大鼠体质量,肝功能AST、ALT、LDH值,肝脏GSH、SOD、MDA值,肝脏坏死及凋亡程度的检测,评价DJ-1蛋白稳定剂Compound-23对厄洛替尼诱导的肝脏毒性的干预作用。结果 厄洛替尼在体内外均有肝脏毒性作用,诱导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DJ-1蛋白等电点降低,二聚体的解离,呈现氧化应激状态。合用DJ-1蛋白稳定剂Compound-23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厄洛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损伤,细胞增殖抑制,大鼠体质量下降,肝功能值升高,氧化应激状态(P<0.05或P<0.01),以及肝脏坏死和凋亡的程度。结论 厄洛替尼通过诱导氧化应激,抑制DJ-1蛋白还原态活性产生肝脏毒性,DJ-1蛋白稳定剂Compound-23通过减轻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法(简称传统法)与改良细胞蜡块制作法(简称改良法)在血性胸腔积液中对苏木精-伊红(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送检的渗出性血性胸腔积液患者样本55例,分别运用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法与改良细胞蜡块制作法进行制片,比较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运用传统法的HE制片优良率为74.5%,免疫组化制片优良率为76.4%;运用改良法的HE制片优良率为94.6%,免疫组化制片优良率为92.7%。改良法的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不良率均显著小于传统法(χ2=8.419,P =0.004;χ2=5.636,P =0.018)。结论:运用改良法制作血性胸腔积液样本细胞蜡块具有较好的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