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与穿透小梁切除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单纯性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即不联合植入物)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即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的降眼压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共选取33例青光眼患者(47只眼),包括开角型青光眼28例(39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8只眼)。其中16例(24只眼)接受穿透性小梁手术,17例(23只眼)接受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比较两组的年龄、术前眼压、术前视力及术前术后眼压、视力的变化幅度,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术前眼压及术前视力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术前术后眼压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术前术后眼压下降的幅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至于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组明显减少。结论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术后早期的降眼压效果与穿透性小梁手术相当,但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2.
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和显微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鼠穿透性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客观评价模型制作中影响手术成功的显微手术技巧,异体移植排斥率的注意事项,并探讨CTLA4-Ig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2只远交系Wister大鼠和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模型。其中治疗组26只术前将供体角膜植片在含10μg/mg CTLA4-Ig的Optisol液中孵育24 h,而对照组16只术前角膜植片只浸泡Optisol液24 h,浸泡后的植片移植到SD大鼠右眼角膜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比较两组间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术后1 d检查术眼,将出现手术并发症的用药组及对照组各4只排除于实验组外,治疗组的角膜植片混浊及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适用于模拟人类角膜移植排斥现象进行深入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CT- LA4-Ig能够减轻角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率,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和麻醉是动物模型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角膜的屈光力主要取决于前表面的屈光力,建立角膜前表面的精确数字模型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应用角膜地形图的正切曲率半径建立角膜前表面子午线截痕模型的基础上,将角膜地形图仪采集到的数据定位在以角膜中心顶点为原点的Cartisian坐标系内,提出了采用坐标旋转来求解截痕曲线参数的具体算法,进而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绘制出了360°全方位前表面子午线截痕曲线及其Q值分布曲线,并分析了子午线角度与其截痕形态的变化规律以及Q值的分布规律,为可透气硬性接触镜(RGP)的后表面设计、用Q值引导LASIK角膜切削术等临床应用提供较为直观且有整体感的角膜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34.
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观察并评价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探讨儿童近视发病机理。方法:使用分光镜动态检影法测定38名年龄6 ̄14岁在学儿童(平均年龄10.1岁)的张力性调节值与调节滞后值。其中19名为正视,19名为近视。通过注射昏暗照明不置于眼前40厘米的DOG视标(0.2cpd)打开调节环,于持续聚焦于-3D目标5分钟之前及之后立即测定张力性调节值,取前后差值作为调节滞后值。统计分析采用组间样本t检验方法。结果:  相似文献   
35.
正常人角膜椭球形态光学轨迹的初步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ang YL  Shao TT  Shi MG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1):992-997
目的本文试以数学方法归纳分析角膜地形图内的光学数据,初步推算验证正常人眼角膜的椭球形态的数学表达。方法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采集角膜顶点和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子午线上距角膜顶点分别为1.5、2.5、3.5、4.5mm处点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及角膜厚度的数据,用三维坐标和椭圆二次曲线方程分别推算角膜前、后表面的空间数学表达式及其形状系数;并验证由较平坦子午线到较陡峭子午线角膜曲率分布Toric光学面特性。结果本研究样本显示的正常人角膜空间形态的数学表达式为,角膜前表面的椭球方程式x2/8.0532+y2/7.9732+(z-8.226)2/8.2262=1,角膜后表面椭球方程式x2/6.8362+y2/6.7452+(z-8.080)2/7.5272=1;角膜前表面形状系数陡峭子午线e2=1-(15.61z-y2)/z2,平坦子午线e2=1-(15.61z-x2)/z2,角膜后表面形状系数陡峭子午线e2=1-[12.254(z-0.553)-y2]/(z-0.553)2,平坦子午线e2=1-[12.254(z-0.553)-x2]/(z-0.553)2;斜轴子午线角膜曲率分布符合正弦规律F′=Fa+(Fb-Fa).Sin2α。结论正常人角膜前后表面的空间形态基本符合椭球面,而且角膜曲率具有从平坦子午线向陡峭子午线正弦相关的变化规律。(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92-997)  相似文献   
36.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手术[1].为了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往往要在术中放置支撑物.为了解术中有无放置支撑物对治疗效果及术后出血的影响,笔者对1986年8月~2003年12月在缙云人民医院眼科和丽水中心医院眼科行无支撑物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39例458眼(下称观察组)与行有支撑物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64例504眼(下称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角膜地形图系统能够精确分析角膜曲率、厚度、前后表面地形及高度等,大大加深了临床医生对健康及病变角膜形态功能的了解.它广泛适用于角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评价等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入角膜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8.
巩膜宽带环扎术后眼球三维形态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宝笛  施明光 《眼科研究》2007,25(8):612-615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巩膜宽带环扎术对眼球三维尺寸和容积的影响及屈光的改变。方法 行巩膜宽带环扎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6例,于术前、术后1周测量A型超声、角膜地形图,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13例患者眼球的尺寸和容积。结果 巩膜宽带环扎术后眼轴延长,前房变浅,晶状体增厚,玻璃体腔加深;角膜平均屈光力及散光无显著改变;MRI显示术后眼球和玻璃体腔容积显著减少,前房容积和晶状体体积无显著改变;环扎处眼球的水平内径、垂直内径、周长显著减小。结论 巩膜宽带环扎术减少了玻璃体腔容积,促使视网膜平复;同时通过眼球壁代偿的眼轴后延使近视增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运用MRI活体测量成人眼球牛物参数.方法 运用超高分辨率连续MRI薄层快速三维成像技术与层面叠加技术,结合A超和Orbscan Ⅱ三维角膜地形图的测量技术.于2003年1至12月在正视成人中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对象3l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8~32岁.测量62只眼球内容积、眼前房容积、晶状体容积、玻璃体腔容积、球内前后径、球内垂直径、球内水平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眼球生物数据.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方差分析,比较球腔前后径、水平径和垂直径各组间参数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比较测得球内总容积及各部容积与正常解剖生理值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眼球内总容积(6.013±0.449)ml,眼前房容积(0.348±0.020)ml,晶状体容积(0.183±0.015)ml,玻璃体腔容积(5.482±0.440)ml;眼球腔内前后径(22.619±0.912)mm,玻璃体腔前后径(16.008±0.707)mm.眼球腔内水平径(22.455±0.983)mm,眼球腔内垂直径(23.290±0.815)mm;31只眼MRI测得球内前后径与OrbscanⅡ测得角膜中央厚度相加所得眼轴的均值为(23.10±0.92)mm,同组A超测量的眼轴长度均值(23.67±0.82)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6,P<0.01).结论 MRI技术对于眼球球内容积等空间生物参数的生理学和临床学研究可提供更多和更为精密的测量数据;本MRI和A超分别测定的成人正视眼眼轴长度较靠近Bennett-Rabbetts模型眼的眼轴24.09 mm;MRI测定的成人正视眼球内容积表明玻璃体腔容积对其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应用钛板、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矫正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诊断明确的25例(25眼)眼眶骨折术中用钛钉、钛板将复位的眶缘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眼眶,以填补眶腔容积的缺损,同时修复重建眶壁。结果术后随访3-12月,CT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复查,眼球内陷的18眼中,17眼获得矫正,1眼仍存在中度内陷,再次手术后矫正。复视5例中,4例获得良好改善,1例无效,偶伴歪头。3例颧弓骨折,与口腔科联合手术后完全矫正。无植入物感染、移位和脱出,未见视力丧失者。结论钛板和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眶壁重建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是眶壁重建术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