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胶囊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睡前清洁外阴后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栓,1粒放置阴道深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硝呋太尔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阴道灌洗液炎性因子和血清氧化应激产物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带减少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外阴阴道疼痛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和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胶囊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0.30±0.21)n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1.52±1.32)mg/L、CA125水平为(12.63±2.01)U/ml、CA199水平为(16.54±2.32)U/ml、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为(30.14±1.58)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值(1.68±1.89)ng/L、hs-CRP水平值(6.74±1.65)mg/L、CA125水平值(40.45±2.14)U/ml、CA199水平值(32.14±2.89)U/ml、HE4水平值(55.62±2.63)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活产婴儿唐氏综合征(DS)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三亚地区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共25032例纳入调查对象,通过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对临床疑似为DS的患儿进行确诊。同时收集患儿及其双亲的临床资料,计算该地区DS发生率,并分析各相关发病因素。结果该地区DS总的发生率为9.59/万,其中汉族为8.34/万,黎族为14.42/万;DS患儿母亲平均育龄为29.8岁,DS发生率随母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患儿母亲孕前有毒物、药物等“暴露”史者占45.8%。结论三亚地区DS发生率较高,提高该地区妇女孕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4.
莫海梅 《医药世界》2010,(5):464-465
目的:提高合同制护士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急救技能和工作的主动性等综合能力。方法:通过实行公开招聘、临床试用带教、规范化培训考核综合素质等方面规范化管理和培养。结果:合同制护士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与在编护士接近。结论:合同制护士在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0-01/2009-01海南省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19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资料,选择20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20例同期疤痕子宫行剖宫产者与20例正常阴道分娩经产妇,对三组患者的产褥热、子宫内膜炎、新生湿肺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经产妇阴道分娩相比,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产程长、出血多,但是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的产褥热、子宫内膜炎、新生儿湿肺无显著性差异,与同期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患者相比剖宫产患者出血相对多,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产后的产褥热,子宫内膜炎,新生湿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者,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较为安全,有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27.
陈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349-2350
目的寻找产科出血发生的因素,积极预防,提高诊疗能力,降低产科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点1996~2004年127例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中占40.8%。其中产前出血占26.0%,产后出血占74.0%。在产前出血的原因中,异位妊娠稍高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在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胎盘滞留一直居前两位,共占产后出血原因的50%~60%。子宫破裂仍占产科出血的10%左右。结论应重视孕前及围生期保健,提高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提高高危孕妇转诊率;加强培训,正确测量出血量,提高产科出血的处置水平,降低产科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28.
输卵管通液术是检查输卵管畅通与否的常用操作方法。传统的通液术主要依靠病人的自觉症状。操作者感觉压力的大小及台下人员腹部听诊来作出诊断。其可靠性差,缺乏客观指标,而输卵管碘油造影,对碘过敏为禁忌。往往缺乏对防护者的防护条件不能够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直视下通液虽然诊断明确,但由于是有创诊断,需施麻醉术,价格昂贵又需住院。也不能够在门诊广泛开展。NCI—I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通过电脑测定宫腔压力客观评价输卵管通畅与否。并自动打印记录诊断结果。具有客观准确并随时可以查询的优点。受到临床医…  相似文献   
29.
海南省2006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52-2153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海南省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39例孕产妇死亡中,可避免死亡35例,占89.74%;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10.26%。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产褥感染、Wernicke脑病。结论提高政府支持,动员多部门协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提高产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产科出血等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的发生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各种原因需要引产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孕妇的催产作用。方法:选择82例孕37~42周有引产指征胎膜早破、过期妊娠、胎盘功能老化、轻度妊高征、死胎等的单胎头位孕妇,随机分为米索组(观察组)、缩宫素组(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0.1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对照组采用0.5%缩宫素静脉点滴。结果:观察组潜伏期犤(243.659±83.389)min犦、活跃期犤(138.049±49.255)min犦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追加宫颈封闭,两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催产素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