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32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13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监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18例昏迷患者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给予分级,同时进行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依据结果进行预后判断,与病人3个月后随访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电图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33,P<0.05),GCS评分和脑电图分级与预后有关,GCS评分综合预后判断准确率为77.1%,EEG分级综合预后判断准确率为93.8%。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昏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2.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已为比较常见的疾病,研究显示OSAHS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和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情况以及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684例符合条件的普通外科老年手术病人于入院后24小时和术后进行NRS2002评分,并通过对病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病人手术前后机体营养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NRS2002评分≥3分者173例(25.3%),<3分者511例(74.7%);术后NRS2002评分≥3分和<3分者分别为316例(46.2%)和368例(45.7%).在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在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9%.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P<0.05).术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普外科老年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较高,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慢,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在胆系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6/20)(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具有可靠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创伤行静脉留置导管抢救的危重患者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置管抢救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均符合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诊断标准,采集创伤患者创口分泌物进行菌种鉴定,分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4例创伤危重患者中,颈内静脉置管3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45例,股静脉置管27例。锁骨下静脉感染率低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硅胶导管的患者感染率低于聚乙烯材质导管和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置管7d患者感染率低于置管7d,单腔导管感染率低于多腔导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置管部位、导管种类、置管时间及导管腔数为血流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1株,占78.90%;革兰阳性菌16株,占12.50%;真菌11株,占8.59%。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结论重视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的无菌操作、护理和监控,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降低创伤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7.
手术室护士分层继续教育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叶玲荣  应祝安 《护理研究》2007,21(4):364-365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的不断改进,护士在校所学知识在10年内将出现老化[1],继续教育为护士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必要途径[2]。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继续教育的意义尤  相似文献   
78.
胆漏(瘘)是肝胆疾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我院在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肝胆手术4687例,发生术后胆漏(瘘)39例(包括外院转入6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调节幅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志刚 《临床医学》2008,28(3):86-87
目的 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调节幅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的7~18岁近视儿童、青少年56例,用负镜片法测量其调节幅度,然后行"晶体操"训练一个月后重复测量.结果 近视组训练前调节幅度为(5.5±1.0)D,训练后为(9.2±1.6)D,与正常组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晶体操训练前后调节幅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表现相对低下,可通过训练提高眼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靶浓度。方法择期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3~67岁,体质量45~73 kg,ASA分级1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芬太尼组( R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 RD组),每组25例。 R组和RD组切皮前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右美托咪啶0.8μg/kg,输注时间10 min,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2μg/mL,12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R组和RD组初始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μg/L和3.0μg/L,待血浆靶浓度达峰后切开颈部皮肤,30 min内观察呼吸抑制情况,无呼吸抑制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有呼吸抑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第一浓度。计算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靶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RD组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1.7μg/L,95%可信区间为1.5~1.9μg/L;R组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2.5μg/L,95%可信区间为2.2~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0 mg/L)下,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可降低瑞芬太尼引起甲状腺手术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