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脾胃阳虚、风湿热痹、肝肾阴虚等型。指出:急性期、亚急性期是SLE的活动期,当湿热毒邪与气血相互结集,瘀阻经脉。在SLE缓解期,邪热羁留体内耗伤阴液。认为SLE是从热毒炽盛、血热夹瘀转变到阴虚内热的病理变化,应辨证选药。  相似文献   
12.
急性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的临床治疗体会丁有根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310009杭州关键词肌纤维织炎风湿性治疗风湿性肌纤维织炎中医学认为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气血不畅而发病,属于痹症。[1]我院自1984年~1995年用手法并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  相似文献   
13.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2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本芳  郑曦  孙彩龙  汪天林 《医药导报》2004,23(10):0752-0753
目的:探索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方法:将50例川崎病按家属意愿分为两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为治疗组,仅用阿司匹林的为对照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 1·d 1,静脉滴注用4 d,加服阿司匹林50 mg·kg 1·d 1,热退及血沉(ESR)明显下降后,减为30 mg·kg 1·d 1,至CRP阴性及ESR正常后,减至5 mg·kg 1·d 1,有冠状动脉瘤(CAA)者,同时服用双嘧达莫5 mg·kg 1·d 1,至CAA消失。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红斑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结节性红斑住院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女∶男为8.7∶1),经对因对症治疗后,症状均迅速消退。结论该病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为多因素疾病,其中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关系最为密切(分别为45.7%和26.7%)。治疗上应积极查找病因并作针对性治疗,同时予改善微循环、抗炎等对症处理,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1岁,农民。因反复全身皮肤风团伴腹痛、吐泻8年,复发20余天,于2000年8月21日入院。患者8年来反复出现全身皮肤红色风团,发作时伴腹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泻黄色稀便,2~3次/d,好发于每年7月~次年3月,经当地医院治疗(用药不详),病情可以缓解,但不久又会复发。20d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病情复发,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荨麻疹(胃肠型)”收住入院。患者本次发病以来,无胸痛、心悸;无发热、畏寒;无咳嗽、气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2005年9月,我院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因粘性分泌物、水肿及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  相似文献   
18.
张斌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117-1118
我院急诊内科采用阿托品化定量评分的方法,根据评分标准指导阿托品的应用,并与以往的常规阿托品判断病例对照,以观察阿托品化定量评分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应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期间在医院诊治的118例的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定期随访9个月。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FEV1、FEV1/FVC、MV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个月内,实验组COPD急性发作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建妹 《大家健康》2013,(12):187-188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医学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中心内科的护理安全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心内科是医学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一些疾病的变化不稳定、病种又很复杂等问题,使得心内科护理的工作变得十分特殊和复杂。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依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研究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要分析了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