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不同病因所致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评定价值.方法 将120例急性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分为中枢性眩晕组70例和周围性眩晕组50例,分别行SSR检测评定,并与6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中枢性眩晕组在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SSR总异常率为87.1%(61/70),与周围性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性眩晕组SSR总异常率为18.0%(9/50),潜伏期和波幅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SSR检测评定可作为临床鉴别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检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能参与了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