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儿童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患,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明·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卷六哮喘》中指出因有“宿根”,一般认为哮喘系邪实正虚,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元代的朱丹溪就提出过“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原则,后世基本以此为准则,不少医家认为,治疗哮喘其难不在止哮而在防哮,治哮必防哮,因此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尤其重要.现笔者对近10年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2.
柯斯顿综合征又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我科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柯斯顿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固定性内斜视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依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固定性斜视目前病因不明,患者多伴高度近视,外直肌菲薄、张力低,内直肌纤维化。传统的斜视矫正方法效果较差,我院1999年6月-2004年2月采用内直肌离断+眶缘骨膜瓣固定术治疗固定性斜视患者4例(8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配合翳风穴悬起灸治疗孕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施氏温针及患侧翳风穴艾条悬起灸,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痊愈率、显效率及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3.3%,对照组痊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H-B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腹痛、流产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对孕期面瘫疗效肯定,且无副作用,而施氏温针配合翳风穴悬起灸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法,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36.
高峰  李姜昊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0):158-161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差异。方法:选取针灸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热敏灸疗法或温针灸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WOMAC积分、VAS评分、穴位热敏点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WOMAC积分治疗前为(59.48±6.22)分和(59.43±6.68)分,治疗后为(29.32±7.43)分和(31.03±7.92)分,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VAS评分治疗前为(6.08±1.12)分和(5.74±0.83)分治疗后为(2.23±0.87)分和(2.44±1.01)分,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87.10%,温针灸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出现敏化的概率较高。结论:热敏灸治疗KOA的疗效与温针灸相当,但操作简单,能避免针刺疼痛,可在临床或家庭推广。  相似文献   
37.
陈茂盛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781-782
方水林教授从事内科临床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较深。笔者跟师学习期间,颇受教诲。方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中医归属、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精辟见解,现将方师治诊甲亢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清咽利膈汤结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方法:将8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咽利膈汤。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咽利膈汤联合更昔洛韦治疗IM整体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均较单用西药好,该疗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9.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润肠行气醒脾汤治疗婴儿便秘患者38例,并与西药福松、西药杜密克治疗的患儿作对照观察,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动态血压水平变化,观察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具有相关陛,动态血压水平为高血压的中医的辨证提供新的客观化依据。结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在中医辨证分型各组分布存在差异,中医辨证分型能够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揭示动态血压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