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07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腹股沟带蒂皮瓣用于手部修复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股沟带蒂皮瓣是临床上常用的修复手部缺损的皮瓣之一 ,它具有手术操作方便 ,成活率高 ,风险小等优点 ,但由于需长期制动 ,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院自1998年以来 ,共施行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 2 78例 ,皮瓣全部存活 ,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 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 ,受伤后普遍精神紧张 ,担心手部功能丧失。护理人员应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病人入院后环境陌生、生活习惯也被改变 ,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所以在与病人交往时应态度热情 ,服务周到 ,操作认真 ,使病人感到被关怀、被…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性肠套叠(肿瘤性肠套叠)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经手术确诊的成人肠套叠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肠套叠,均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即: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管征",特异性为100%。9例肿瘤引起的肠套叠,超声术明确诊断7例(78%)。其中,同心圆或套筒征内肿瘤2例,变现为同心圆结构偏心性突然改变、套筒征中相平行的强弱回声先直接分离或抬高;肠套叠顶(远心)端肿瘤5例,表现为肠套叠顶(远心)端实性回声;4例实性肿块内呈现相对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3例实性肿块内呈现彩色血流信号缺失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成人肿瘤性肠套叠病因筛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69例,分为HbAlc正常组128例和HbAlc升高组141例,观察ACI预后.结果 HbAlc升高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明显高于HbAlc正常组.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高HbAlc水平与ACI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定量法检测71例肺癌、36例良性肺病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血清VEGF、PKM2、TRAF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36%、53.54%、62.36%、)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3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随肿瘤临床分期而升高.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更高.结论 外周血(VEGF),丙酮酸激酶2( PKM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并且对肺癌病理分型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5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待"肺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拔除气管导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分别减少到7~9次/min和5~8cmH2O水平时直至脱机。比较两者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11.33±2.62)dvs(13.91±4.52)d,P<0.01],总住院时间[(18.63±3.62)dvs(21.20±6.42)d,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86%vs28%,P<0.01]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收治的2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电图作统计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心电图异常约占77.2%,其中脑出血组占97.8%;脑栓塞组占31.6%;SAH组占90.9%,意识障碍者心电图异常率相比意识清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复查,51例恢复至正常,20例最终死亡。部分患者的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是可逆的,且病情越重,并发心脏损害率越高,需恢复时间则越长,可逆性变小。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上需加强监测,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克氏针及螺丝钉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术中根据骨折损伤程度采用克氏针或螺丝钉先固定内外髁,再用克氏针固定两髁与股骨主干上,外固定架跨关节固定股骨及胫骨。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较好恢复,随访6~28个月,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老年人股骨髁部粉碎骨折不能行钢板坚强固定或虽有内固定但术后仍担心其松动、骨折有移位而影响愈合者可采用此方式。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4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有36例痊愈,4例死亡.4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中间综合征,继续多次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痊愈.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原有胃黏膜损伤而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可靠安全、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中毒后遗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9.
谢静  刘茜  单桂梅 《中原医刊》2009,(20):79-80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应用我院药品使用数量综合查询系统及从病案室抽取的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对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部病历1927份,抗菌药物使用率95.5%,单独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3.1%,联合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的6.9%。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