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治疗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25例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病人进行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中药三色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髌股关节卜蹲痛(100mmVAS)、Lysholm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对比,通过肌力训练,中药外敷治疗4周后,明显改善了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疼痛,提高了Lysholm功能评分。结论: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和多向分化潜能,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促进软骨损伤的修复。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运用MRI观察软骨厚度及滑膜体积的改变,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2只新西兰大白兔,用卵蛋白制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第4周(治疗前)取6只兔行MRI和病理检查以对照,余36只兔随机分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两组于治疗后1,2,3个月分别选取6只兔行MRI和病理检查。对病变膝关节的滑膜体积和软骨厚度进行MRI测量及病理学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1,2,3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组滑膜进行性增厚,软骨厚度变薄,病理学评分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滑膜增厚程度减轻,关节软骨厚度恢复,病理学评分减低。MRI测量数据和病理学评分有相关性。提示MRI可用于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参与协调科室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轮转住院医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法.结果 骨科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住院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教学医院科室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教学助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其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10例(UKA组10膝,TKA组10膝)。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2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其中U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T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出血量及术后4 d血红蛋白下降量等进行比较。结果UKA组和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2组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感染、切口不愈合、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P<0.05)。术后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UKA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较TKA组大(P<0.05)。UK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最大屈曲度均优于TKA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量均低于TKA组。结论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功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5.
<正>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oplasty,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骨水泥外漏的原因.方法 9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操作中先后有7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漏,回顾分析本组患者手术操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体后凸Cobb角明显矫正.有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漏出率为7.69%.其中1例椎体前方漏出,1例静脉丛渗漏,5例椎管内少量漏出.包括骨水泥外漏患者,术后均无特殊不适,无神经症状,术后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或消失.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外漏应引起重视,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47.
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78-1280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访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71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术后疼痛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71膝行走疼痛、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术后按照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46膝,良19膝,可2膝,差4膝;6例患者术后出现膝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后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行关节镜再次手术治疗。疼痛组和无痛组患者的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冷敷、过早负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62.21±6.34)分,术后(94.35±3.68)分;疼痛组Lysholm膝关节术前(58.17±5.73)分,术后(87.42±2.43)分;两组术前功能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4,P>0.05),术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4.507,P<0.05)。结论关节镜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改善关节功能,关节镜术后疼痛主要与伴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过早负重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益肾通痹汤在腰椎术后脊神经根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所选病例共44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在28岁~72岁,平均为47.77±11.25岁.根据术后具体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MP组(A组),MP加中药益肾通痹汤组(B组).在术后第1、7、15天及术后第1、3月分别用VAS和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内的VAS及JOA分值均明显优于术前;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VAS分值和术后1月,3月的JOA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对于腰椎术后脊神经根损伤,在短期内能改善神经根水肿症状,减少术后根性疼痛.与中药益肾通痹汤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腰椎手术后的长期疗效,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9.
雷燕 《河北中医》2007,29(12):1135-1136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可以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功能。术后患者由于采取被迫卧位及其他诸多因素,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与忧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最快地促进患者的最佳康复,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尝试将舒适护理用于THR术后护理,现报告如下。1 THR术后亟需解决的问题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也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1]。术毕麻醉清醒后,考虑诸多因素,一般停用镇痛泵,此时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烦躁不安。鉴于康复需要…  相似文献   
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往往由于外伤、跌倒而导致骨折,尤其容易引起髋部骨折,这突然来的创伤会使老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反应,又因为老年人生理上的特殊性,疾病的康复较慢,住院时间长,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舒适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心情愉悦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增进食欲,使体重下降减少,增加机体抵抗力,自觉地做好主动锻炼和配合辅助功能锻炼,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住院天数,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