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患者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7年3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 8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年龄不同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再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后循环脑梗死组和前循环脑梗死组。对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前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OR=1.955,P<0.05,95%CI:1.042~3.667)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3,P<0.001,95%CI:0.958~0.988)、高血压(OR=1.799,P<0.001,95%CI:1.316~2.460)、糖尿病(OR=2.605,P<0.001,95%CI:1.791~3.788)、空腹血糖(OR=1.069,P<0.05,95%CI:1.002~1.141)和尿酸(OR=0.998,P<0.05,95%CI:0.997~0.999)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为中青年组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高为老年组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相对小和尿酸水平高可能是前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为中青年组患者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高为老年组患者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向脑梗死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首诊为TIA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和尤瑞克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d)。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椎动脉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部血管MRA等检查;并行血常规、凝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测。同时,利用ABCD3-Ⅰ进行脑梗死风险评估(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并于90 d观察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尤瑞克林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低危组TIA患者90 d脑梗死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予尤瑞克林治疗的中、高危组TIA患者90 d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显著降低中高危TI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
84.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血清肌酶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患者发作期肌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68例患者发作期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酶及血钾等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其血清肌酶学改变与血钾降低程度和肌无力、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患者各种血清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1),血清肌酶升高水平与血钾降低水平、肌力、伴发肌肉酸痛相关。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期血清肌酶升高是HOPP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86.
<正>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50~90 nm的膜性囊泡。外泌体可以在靶细胞间激活并运输,从而发挥其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外泌体内不仅含有特定的蛋白和脂质,还包含信使RNAs(mRNAs)和microRNAs(miRNAs)。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形成、再生以及调节突触的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通过细胞间传递神经毒性错误折叠蛋白而致病。这篇综述着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比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特点、治疗结果及随访记录,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8例患者中,抗NMDAR脑炎5例,抗GABAR脑炎2例,抗LGI1脑炎1例;男6例,女2例;发病年龄18~66岁,平均50岁;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均有反应迟钝、近记忆力下降的症状,其中出现精神行为异常3例,言语障碍1例,顽固性低钠血症1例;均有≥1种的癫痫发作形式,脑电图异常6例;头颅MRI检查异常4例。结论:对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早期免疫治疗及抗癫痫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1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CI)组,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初发和复发性ACI患者之间的血浆Hcy水平.结果:ACI组血浆Hcy水平(22.0±6.4μmol/L)显著高于TIA组(16.6 4±6.0μmol/L)(P<0.01);复发性ACI组血浆Hcy水平(23.0±5.5 μmol/L)显著高于初发者(19.6±5.9μmol/L)(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体质指数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ACI密切相关,并且是复发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72h3个时间点,剔除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大鼠,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分别取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再灌注12、24、72h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47.12±6.15)个vs(67.31±20.12)个,(34.94±8.47)个vs(62.03±8.71)个,(24.02±7.02)个vs(56.63±6.72)个]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31.01±10.22)个vs(45.12±8.54)个,(22.93±6.97)个vs(37.34±8.38)个,(15.92±6.01)个vs(30.71±4.86)个]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IF蛋白、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