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孕7个月后自愿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孕妇57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程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11.24,P<0.01),剖宫产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10.11,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 t=8.94,8.16,9.96, 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3.02,4.57,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8.33%(χ2=5.70,P<0.05)。结论孕后期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训练,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德尔格呼吸机一般来说不但要求有吸入潮气量Vti、分钟通气量MV和吸入峰值流量等参数的设置、检测和显示。同时要求有呼出潮气量Vte、呼出分钟通气量MV和呼出流量Ve等呼出参数的监测功能,所以在设计上都必须有流量传感器部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EDTA—K,抗凝全血急诊测定血常规白细胞不分类情况下,用稀释法替代测定的可行性研究及相关性验证。方法将夜间急诊因脂血、黄疸、贫血等原因导致不分类的血常规标本用0.9%生理盐水进行1:2、1:3、1:4倍比稀释,再分别进行测定,并于1h内进行血涂片,干燥后行瑞氏染色并于次Et进行显微镜手工分类。将白细胞手工分类结果与各稀释度机测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与1:2稀释度相比,1:3稀释度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75、0.891、0.995、0.70,1:4稀释度为0.966、0.950、0.900、0.980、0.113,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各分类值均呈正相关(P〈0.01)。与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1:2稀释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71、0.747、0.977、0.076;1:3稀释度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79、0.761、0.976、0.072;1:4稀释度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61、0.820、0.969、0.083,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余各分类结果均与镜检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夜间急诊等特殊情况下,对脂血、黄疸、贫血等原因导致的白细胞不分类的血常规标本可将其稀释一定倍数后进行测定,以及时报告临床,但不宜作为常规替代手段,最终分类结果须以显微镜分类为准。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护理、TURP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3 d抑郁、焦虑症状的变化,并进行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评价.结果 两组惠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TURP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和提高TURP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新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现状及处理能力。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3个级别,抽取县医院2家、卫生院4家、卫生站16家的206名内科医生(包含全科医生)。对部分脑卒中新危险因素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直接询问。结果医务人员认为无症状梗死、脑微出血(CMBs)、颈动脉斑块、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50%);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反应蛋白(CRP)升高不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0%);且上述各项因素的处理意见参差不齐。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新危险因素知晓率低,处理意见参差不齐,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36.
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用药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勤云  朱智碧 《中国药业》2008,17(12):67-68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对医院2005-2006年的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哌替啶注射液消耗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吗啡控、缓释片(关施康定)的消耗量呈明显增长趋势,DDDs排序两年都稳居第一;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消耗量呈增长趋势,DDDs排序由2005年的第3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结论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渐趋合理,应进一步规范、推广癌症三阶梯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7.
由于医院紫外线灯管多,每次监测对人员有不同程度损害,因此,我们做了适当改进,效果满意。1材料与制作要求木工制作1个移动式紫外线灯木架,在灯管下方1 m处制作1条木档,正当中做1个木方格使紫外线辐照强度检测仪的接收器被固定,接收器和灯管距离恰好是1 m。固定此处紫外线光最为  相似文献   
38.
妊娠各期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妊娠期的同一批妇女及非妊娠期健康妇女的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HPV检测,以探讨其感染率、基因分型和HPV感染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DNA杂交导流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不同妊娠期及非妊娠期健康妇女的宫颈标本各100例,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0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的宫颈标本中,HPV感染率为12%(12/100)。检出高危基因型(HPV16/18/3152/56型)8例;低危基因型(HPV6/11型)3例;常见亚型(HPV53)1例。在100例不同妊娠期的标本中,早、中、晚孕期感染率分别为19%(19/100)、20%(20/100)及35%(35/100)。检出高危基因型(HPV16/18/31/33/52/58/68型)26例;低危基因型(HPV6/11/42型)12例;常见亚性(HPV53/66)2例。其中有多重型感染患者。结论:妊娠期HP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且感染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上升,其中高危亚型尤为明显,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9.
谢选亮 《海峡药学》2007,19(5):94-95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我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麻醉性镇痛药的品种、消耗量,并分别折算成等效剂量的吗啡进行比较.结果 2001~2006年6月麻醉性镇痛药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年~2006年硫酸吗啡控释片用量一直居首位,硫酸吗啡控释片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等效剂量比逐年增加,哌替啶注射液等效剂量比逐年减少,芬太尼透皮贴用量也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在2005年前,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不尽合理,从2005年开始执行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等规定以后使用情况好转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40.
1971~1975年间,在我国南方浙江、上海、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市及部分北方地区相继流行一种以喘憋为突出症状的急性传染性下呼吸道疾病。当时,名称很不一致。1977年,在北京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始统一命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并认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能是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