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   分析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云南地区1 034例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及良性结节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女性DTC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良性结节组。经单因素分析,女性DTC患者的术前血清TSH浓度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TGAb、TRAb和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初潮年龄≤13岁、孕育子女数≤2个及未绝经的比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经多因素分析,年龄 < 45岁(OR=0.060,P < 0.001)、结节直径 < 1 cm(OR=0.377,P=0.006)和TG升高(OR=0.431,P=0.009)是女性DTC的保护性因素;TGAb(OR=4.949,P < 0.001)和TRAb(OR=23.001,P < 0.001)的异常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女性DTC发病年龄早于良性组;甲状腺术前血清TSH的异常升高、合并HT、月经初潮早、绝经晚及孕育子女数少与女性DTC的发生有一定关联;TGAb和TRAb的异常升高是女性DT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 < 45岁、结节直径 < 1cm和TG升高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2.
保健食品目前尚无统一和完全对应的名称,日本称为功能食品,美国称为膳食补充剂,欧盟多称为功能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我国称为保健食品。文中对保健食品一词的词(辞)源、渊源、崛起、定义及我国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项数和名称用语的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小考,说明了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的主要区别,以期为保健食品的研制、健康发展及其正确食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植物萜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开始利用转录因子来提高萜类次生代谢物的产量。转录因子在萜类次生代谢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结构基因的结合,转录因子可激活次生代谢合成途径中多个基因协同表达,从而有效启动次生代谢途径;转录因子还可激活不同植物中相似萜类次生代谢合成基因的表达,将从特定植物中分离出来的转录因子基因在不同植物中进行遗传转化,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植物中萜类物质的量。因此,转录因子的应用是萜类次生代谢基因工程中的一个新方向,已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萜类次生代谢途径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AP2/ERF、WRKY、bZCT、bHLH及其在萜类生物合成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焦性没食子酸经碳酸二甲酯甲基化,再经Blanc氯甲基化反应制得2,3,4-三甲氧基氯苄,最后在氢氧化钠和溴化四丁铵催化下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2,3,4-三甲氧基苯甲酸,总收率约63%。  相似文献   
95.
几种云南核桃内种皮黄酮及多酚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云南三种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方法以核桃内种皮为原料,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结果芦丁在0~0.1mg/mL、没食子酸在0~50μg/mL范围内,吸收值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云南麻果核桃、米甸核桃和草果核桃内种皮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48%、17.33%和15.23%,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7.58%、31.25%和24.01%. 结论测定的三种云南核桃内种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且含量随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中麻果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高达57.58%,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姚譞  沈侃  刘然  韩伟  王承潇  汤秀珍 《中草药》2013,44(4):443-448
目的 对分别以热熔压敏胶(简称热熔胶)和橡胶为基质的两种关节止痛膏的药物体外透皮特性、药效以及皮肤刺激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裸鼠腹部皮肤,用Franz扩散池考察不同剂型中药物的体外透皮特性;以热板实验和扭体实验考察两种剂型对小鼠的镇痛效果;以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实验考察两种剂型的抗炎效果;以豚鼠皮肤损伤实验考察两种剂型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 以热熔胶为基质的关节止痛膏有更好的药物体外透皮特性和更强的镇痛抗炎效果,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小于橡胶膏剂型。结论 热熔胶是一种制备中药贴膏的理想基质,具有透皮快、疗效好、皮肤刺激性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中的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根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tripterinin(1)、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2)、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3)、1,2-bis-(3-methoxy-4-hydroxyphenyl)-1,3-propanediol(4)、(2S)-3,3-di-(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2-diol(5)、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6)、3-methoxy-4-hydroxybenzene methanol(7)和3-methoxy-4-hydroxy benzoic acid(8).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4-7为首次从雷公藤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8.
99.
100.
PCR方法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PCR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为该病菌的鉴定、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参考。方法 从猕猴粪便中分离奇异变形杆菌并进行鉴定,纯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序列测序后,序列提交BLAST比对分析。用该菌株检验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利用PCR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同时对80只猕猴进行检测。结果 在分离得到的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中扩增出225 bp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040548,其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AM942759的同源性为98.2%),而其它5株非奇异变形杆菌的PCR扩增结果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纯化培养的奇异变形杆菌利用PCR方法检测灵敏性,其敏感度达80 cfu/mL。在80只猕猴中,共检测出了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5%,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一致。结论 该PCR方法能迅速、准确地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