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0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65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2990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1篇
中国医学   739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9月至2012年9月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49例(呼吸衰竭组),并随机抽取同期食管癌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与下列因素有关:最大通气量(MVV)、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FEV1/用力肺活量、吸烟指数、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前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吻合口位置、术后其他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EV1≤1.5 L、MVV实测值/预测值≤50%、术后其他并发症及手术时间≥3 h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评估及改善术前肺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IMT分成3组,A组(51例,IMT<1.0 mm),B组(46例,1 mm≤IMT<1.3 mm),C组(48例,IMT≥1.3 mm),检测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含量,以颈部多普勒超声测定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结果 3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HRV指数(SDNN、SDNN5、PNNS0、RMSSD)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颈动脉病变的进展,3组HRV指数进一步的下降,而且HRV指数与IMT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痛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RV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心血管病病种10年演变趋势。方法入选1996-2005年新疆和田皮山县医院内科住院病例5748例,统计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构成比,分析其演变情况。结果新疆和田皮山县内科住院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比1996年为10.5%,2005年为18.7%;冠心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10.0%,2005年为20.0%。风湿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1.1%,2005年为2.7%、原发性心肌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0.0%,2005年为0.9%、先天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0.5%,2005年为0.6%、肺源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8.9%,2005年为10.6%。新疆和田皮山县住院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有上升趋势(P〈0.05)。住院患者中近10年,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逐渐增多趋势(P〈0.05)。结论应加强此地区人群心血管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受阻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6月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医嘱总数9 512例,采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部设计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存在问题登记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9 512例预防性抗菌素医嘱中应用受阻病例187例,其中延误6例,未执行181例。受阻原因依次为无术中医嘱或医嘱错误50例(26.74%),抗生素交接失误45例(24.06%),用药间隔时间太短38例(20.32%),皮试时间过期27例(14.44%),执行皮试医嘱不到位24例(12.83%),药物变质2例(1.07%),药物过敏1例(0.54%)。结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流程,严格执行交接查对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可减少抗生素应用受阻现象。  相似文献   
995.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差,心源性猝死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差。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外科治疗的手术风险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化疗组及中药加化疗组)。中药组选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治疗;化疗组选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中药加化疗组在化疗方案进行的同时给予中药制剂;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以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中位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Karnofsky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5%、51.1%和5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1、7.9、12.4个月,中药加化疗组明显延长(P0.05);3组骨髓抑制(Ⅲ°以上)发生率为7.3%、36.6%和11.9%,中药加化疗组和中药组较低(P0.017);消化道不良反应(Ⅲ°以上)发生率为39.0%、80.5%和40.5%;3组Karnofsky评分"增加(≥10分)"的分别占到51.2%、43.9%和76.2%,中药加化疗组较高(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延长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治疗毒副作用和改善生活质量,但近期疗效未见提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腺癌(AC)在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宫颈癌的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CC和AC的相关文献,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5篇,包含2151例患者,宫颈鳞癌1675例、宫颈腺癌476例.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肿瘤生长方式、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 结转移、卵巢转移及宫旁浸润.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癌肉眼观呈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腺癌 患者(RR=1.96,95%CI:0.99-3.90,P=0.047),而内生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腺癌患者(RR=0.50,95%CI:0.32-0.78,P=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和总体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RR=0.56,95%CI:0.35-0.90,P=0.02),(RR=0.17,95%CI:0.07-0.44,P=0.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宫旁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与腺癌肿瘤生长方式存在差异;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总体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的中医基本治法,探索合理的诊疗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考证、逻辑推理等方法,辨证分析《石室秘录》有关男性不育的治法内涵,参考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了解其外延暨相应的临床适应范围。结果与结论《石室秘录》关于男性不育有“精寒者温其火”等六条基本治法。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实质,有利于中医对男性不育传统特色治法的继承发展,并开拓相应的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99.
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为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舌脉的症状辨识。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结果: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髓海不足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窍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心肝火旺证。结论:在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辨证施治上,当以补肾益髓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并滋养肝肾。  相似文献   
1000.
痔疮是肛肠疾病的常见病种,手术是常用方法,但由于肛周特殊解剖位置和结构,使痔术后创面肿胀、疼痛、延期愈合,这些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中药坐浴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已有大量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由于它直接作用于创面进行熏洗坐浴,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近年来在治疗肛肠疾病方面的应用非常普遍。其坐浴方药多以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活血通络等药物配伍,再联合坐浴温热之性,既符合现代医学治疗原则,也符合中医"通则不痛"、"气血水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外治法可收汤液之利而无其害"等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