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98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荣高  刘健华  薛艳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3):1936-1939
介绍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上的应用进展,分析纳米粒应用于干粉吸入剂上的优势,并结合实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供吸入的大粒径中空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制。喷雾干燥法可制备供吸入的大粒径中空纳米聚集体,其形成机制可通过扩散特性参数Peclet数来解释。由于纳米粒在肿瘤靶向性方面的优势和大粒径中空粒子优良的沉积性能,大粒径中空纳米聚集体在干粉吸入剂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肝宁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茵栀黄注射液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SOD的活力及MDA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肝宁颗粒高、中剂量组、茵栀黄组的ALT,AST,TBIL,ALP,GGT,MDA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SOD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肝宁颗粒各剂量组的TBIL均显著增高(P<0.01),肝宁颗粒高剂量组的ALT,GGT,SOD,MDA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肝宁颗粒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肝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肝宁颗粒剂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疗效略低于茵栀黄注射液。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酒精对C57BL/6小鼠胚胎发育和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苏木精-伊红和Nissl染色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视皮质神经元密度(ND)和皮层的厚度(CCT)。结果酒精组出现死胎和畸形。晚期胚胎和新生鼠发现多种畸形,如:小头畸形、无脑儿、脊柱脊髓裂等,畸形的出现率为12%。酒精组视皮质的发育明显滞后于对照组,皮质的分层和神经元的极性紊乱。在酒精实验组出现神经元的缺失。在各年龄组,酒精组视皮质神经元的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酒精实验组应见皮质的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结论出生前酒精处理诱导视皮质神经元的缺失,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时程性效应。  相似文献   
64.
江来  江荣高  薛艳 《天津药学》2007,19(3):66-69
参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分析了蛋白在微乳内的分布、稳定性及蛋白对微乳性质的影响,并介绍了微乳作为蛋白给药系统及在非水酶反应中的应用。表明微乳能够提高蛋白的稳定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在非水酶反应中也具有独特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结肠定位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对小丸在不同释放介质条件下的药物释放度和溶蚀度进行研究。结果:与在不含酶介质中的情况相比,小丸在含酶(大鼠盲、结肠内容物或β-甘露聚糖酶)介质中的药物释放和丸粒溶蚀明显加快,酶对小丸载体材料的降解作用是造成丸粒骨架溶蚀的主要因素;随介质中β-甘露聚糖酶浓度增加,小丸的药物释放和溶蚀均有所增加,药物释放量与丸粒溶蚀量呈近似1∶1的线性相关;药物释放符合Peppas方程,其中释药指数n>1。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释药机制为酶降解溶蚀释药,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正交实验优选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干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表L8(2)^7安排实验。结果提取方法对梓醇提取率影响最大。结论确定地黄叶中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1h/次。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含吡啶噻二唑噁二唑多杂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抗癌活性。方法吡啶噻二唑硫醇与噁二唑氯甲烷缩合得相应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抑制L1210和B16癌细胞的活性。结果合成了5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确证化合物4a,4c,4d,4e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体外抗癌活性。结论含吡啶噻二唑噁二唑的衍生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结构的抗癌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8.
张瑜  侯世祥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1591-1595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吸收及胃,小肠和结肠组织中药物浓度经时变化,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将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小丸组)和盐酸小檗碱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对照组)大鼠灌胃给药(以盐酸小檗碱计,给药剂量50 mg·kg-1),采用HPLC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在血浆,胃,小肠和结肠组织中的浓度,计算药物相对靶向释药指数。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血浆和组织匀浆中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2~2.52 mg·L-1(r=0.999 2)和0.126~25.22 mg·L-1(r>0.99),血浆和组织匀浆中检测限分别为10,8 mg·L-1,小丸组血浆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是对照组的0.477倍;小丸组胃,小肠,结肠组织AUC0→∞分别是对照组的0.187,0.228,2.00倍;小丸组在大鼠胃,小肠,结肠组织的药物相对靶向释药指数分别为0.392 4,0.478 6,4.193。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69.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方法: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区划。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70.
岳淑梅  宋丽丽 《中国药业》2008,17(10):12-13
目的探索成人药学“专升本”教育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提高成人药学教育质量。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成人药学“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和对课程学习的要求,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围绕药事管理学教学目标,对教师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改革后的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适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效果良好,但问题尚存。结论成人药学‘‘专升本”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应独具特色并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