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网络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医疗机构气道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拟定一份有关气道管理情况的网络调查问卷,包含9大类63个问题,通过微信发放和回收。结果回收问卷1 935份,有49.7%的被调查者来自三级医院,主治医师及以上占75.7%。63.2%的参与者曾因困难气道而取消或延迟手术。13.8%调查者所在医院发生过因困难气道导致严重不良事件(患者死亡或脑损伤等)。肥胖(26.2%)是困难气道最常见原因。对已预见的困难气道,选择全麻快速诱导比例达16.9%。未阅读ASA和CSA困难气道管理流程比例为34.3%和6.8%。对于未预料困难气道,盲探3次及以上的比例为2.5%。手术室外插管时,69.8%的参与者认为最担心困难气道。36.1%的参与者曾使用过颈前急救技术抢救患者。最常采用的技术是环甲膜穿刺技术,达74.4%。73.0%配备可视喉镜,可视插管软镜(含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镜)比例达到52%,气道急救箱或急救车比例34.1%。79.8%的医师经历过拔管后再插管。仅50.9%参加过气道管理培训。结论气道工具配备虽有明显改善,但因困难气道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依然存在;紧急气道急救工具普遍缺乏,困难气道管理培训有待普及,困难气道管理仍然需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02.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1-2],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经气溶胶传播[3]。疫情期间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的急诊和限期手术需在全麻下完成,而气管插管和拔管可能会导致病毒医源性传播。现将相关文献综合整理并解读,以供临床麻醉科医师参考。1 感染防控全麻气管插管和拔  相似文献   
103.
王琼  刘益朋  王勇△ 《广东医学》2021,42(9):1026-1029
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前常经历一段窒息时间,窒息时间越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其程度也越严重,诱导前以各种方式进行预充氧以延长窒息“安全时限”意义重大。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是一种新型无创通气技术,通过鼻导管将加温、湿化的高流量气体输送给患者,维持相对恒定的FiO2,可进行正压通气,改善氧合,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ICU、急诊科等,近几年HFNC在窒息氧合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不仅延长了窒息氧合时间,还可清除CO2,兼具通气和换气功能,已成功应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期。本文将HFNC在全麻气管插管诱导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拟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压疮风险评估在患者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2月至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患者50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于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轻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14.8%,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能够明显减少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压疮形成的严重程度,对于术中压疮预防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为充分发挥针刺麻醉的优点 ,解决针刺麻醉在腹部手术中存在的镇痛不全 ,肌松不够和牵拉反应重等问题 ,将行腹式全宫切除术的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电针辅助硬膜外麻醉 ,B组为硬膜外麻醉。术中主要观察了各阶段平均动脉压 (Pav)和心率 (f)的变化及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麻醉后、进腹、探查、牵拉子宫、关腹各阶段的Pav的变化与麻醉前相比 ,A组与B组均较麻醉前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在进腹及牵拉子宫这两个阶段 ,B组的下降比A组明显 (P <0 .0 5 ) ;两组f的变化 ,在牵拉子宫时都出现明显下降 (P <0 .0 5 ) ;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A组优于B组 (P <0 .0 5 )。提示电针辅助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有较好的稳定心血管功能 ,增强镇痛效应 ,减少牵拉反应 ,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析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5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套体外循环系统,通过对患者引出的血液进行体外氧合后回输,可以有效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ECMO常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以及心肺手术的体外循环。而对于合并困难气道的患者,在常规氧合方法无法提供有效氧合的情况下,ECMO可以满足氧合需求。鉴于ECMO的诸多优势,建议将其纳入气道管理指南。本文就近年来ECMO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新时期外科技术高速发展,医学模式不断变革,促进临床带教工作也逐渐向新的阶段发展.对手术室而言,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手术室集急、危、重症患者为一体,其专业性突出,且对无菌概念的要求,高于其他科室.除此之外,手术室的突发事件较多,且渗透到各式各样的边缘学科中,手术的种类较多,且病情复杂.对于手术室的护理教学而言,其护...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益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 048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02例和非感染组1 946例,统计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现状及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分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2 h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率为4.98%,其中切口感染占比47.06%、泌尿系统感染占比24.51%、呼吸系统感染占比18.63%、生殖系统感染占比8.82%、腹腔感染占比9.80%;共分离出133株病原菌,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体质量指数(BMI)、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麻醉时间≥1 h、术中出血量均为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两组术后72 h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