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3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4 毫秒
41.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能预防结直肠新生物。方法全面收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化学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9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纳入系统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RR0.81,95%CI(0.72,0.91),P=0.0005],但不支持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RR0.97,95%CI(0.79,1.20),P=0.79],也不支持苏林酸和塞来昔布预防或治疗结直肠息肉或家族性结肠息肉[RR0.71,95%CI(0.49,1.03),P=0.07和RR0.90,95%CI(0.76,1.07),P=0.23]。结论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在每10~18个病例中可预防1例病人发生腺瘤。但阿司匹林的预防能否代替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临床意义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42.
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继2004年系统评价之后,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8种相关中文期刊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仅有2篇随机对照交叉试验包括32例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由于这2个研究在设计及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存在较大差别,无法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这2个研究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确定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夜间酸突破的发生,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3.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C)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大肠炎症,常常发生在直肠、结肠下段,也会影响到整个结肠。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UC的发病涉及环境、遗传、微生物、免疫等多个因素,其中免疫因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44.
目的针对近期收治的1例常规治疗疗效不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我们进行了证据检索和评价,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8~2004)、CBMdisc(1978~2004)及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3期),查找 5-氨基水杨酸(5-ASA)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与病情缓解有关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等,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表明,5-ASA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帮助病情缓解均优于口服5-ASA及柳氮磺胺嘧啶局部灌肠治疗.据此临床证据,结合医生经验及病人意愿,对该例患者实施5-ASA 1g 生理盐水100 ml qd,睡前保留灌肠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腹泻基本停止,每天解黄色黏液便1~2次.肠镜复查,炎症较前明显减轻.出院后继续用上述方案维持治疗,每周2次.门诊随访1年,患者未再复发,也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5-ASA灌肠液是控制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间病情及帮助缓解、减少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5.
马洪升 《新医学》2003,34(10):653-655
题目A型题(第1题~第25题)请从A、B、C、D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范畴:A.反流性食管炎;B.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C.霉菌性食管炎;D.Barrett食管。2.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的表现是:A.胸骨后烧灼感;B.进行性咽下困难;C.胃灼热感出现与体位无关;D.活动后胸骨后疼痛。3.有关Barrett食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Barrett食管可发生于食管各段,黏膜下层亦可受累;B.X线检查是诊断Barrett食管的重要手段;C.质子泵抑制药治疗Bar-rett食管效果不好;D.Barrett食管可以…  相似文献   
46.
周宇  赵雅琴  张正 《华西医学》2003,18(2):266-266
患者 ,男 ,2 1岁。因反复发热、腹痛1 0 + 天 ,黄疸、乏力 4天入院。 1 0 + 天前 ,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 40℃。发热无规律 ,出汗多 ,无畏寒寒战。同时感上腹持续性疼痛 ,可忍受 ,无阵发性加重 ,伴乏力 ,纳差厌油 ,轻微咳嗽 ,干咳无痰 ,无胸痛 ,无呼吸困难 ,无咯血。院外就诊 ,给予抗感染 ,保肝治疗 ,症状无缓解。 4天前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 ,恶心、乏力进行性加重。小便颜色深黄 ,转入华西医院消化科诊治。既往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史。 5年前因“肠梗阻”在外院行手术治疗 (具体不详 )。查体 :T40 7℃ ,P1 2 5次 /分 ,R35次 /分 ,BP…  相似文献   
47.
赵颖 《华西医学》2006,21(4):789-790
目的:探讨非常见病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5·0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1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中较少见的特殊病因以Dieulafov病(26·5%)、十二指肠憩室(13·2%)、食管炎(12·5%)、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炎(12·8%)、十二指肠炎(7·9%)多见;Dieulafoy病和Mallory-Weiss综合征主要表现呕血;抗酸治疗和内镜止血效果好。结论:特殊病因上消化道出血各有特点;采取内镜治疗和抗酸治疗的效果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48.
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正兵  刘小菁 《华西医学》2002,17(4):535-536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电泳及透射电镜观察经丁酸钠作用的漂浮细胞是否发生了凋亡。结果:丁酸钠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经1mmol/L,3mmol/L,5mmol/L丁酸钠48,HT-2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7.8%、12.1%,对照细胞仅为2.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这可能是丁酸钠对结肠肿瘤有预防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  吴俊超  杨锦林 《华西医学》2002,17(2):223-223
特发性门脉高压(IPH)是一种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综合征。本文报道10例,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无肝硬化改变。行门奇断流术或门腔分流术,食管静脉套扎术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0.
结直肠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化学预防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抗肿瘤的作用,这为结直肠肿瘤的化学预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