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Salter-Harris骨骺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以减少误诊和并发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确诊为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临床表现和X射线摄片,治疗采取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手术治疗。本研究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本组76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患儿中,52例经X射线摄片确诊,24例经手术确诊(均行X射线摄片)。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局部体征主要是肘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本组患儿全为闭合性骨折,治疗后,除3例有第4、第5指麻木、手指屈曲及活动障碍等尺神经受压表现外,其余患儿患侧前臂、手部皮肤感觉均无异常,腕、掌、指关节活动正常,末稍循环良好。结论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主要表现为Salter-HarrisⅡ型骨骺骨折,临床易漏诊和误诊为肱骨内、外髁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等,需通过肘关节解剖学特点和辅助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清醒状态下家兔尿流动力学模型,探讨膀胱容积减小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均分2组:假手术组(20只)接受膀胱切开后再吻合手术;膀胱减体积组(20只)接受膀胱次全切除手术.术后4周和8周,采用自制家兔限制箱,动物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40只家兔均在清醒状态下成功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膀胱减体积组在术后4周及术后8周的功能性膀胱容积明显减小[4周:(35.3±8.2) mL较(71.6±12.9) mL;8周:(46.2±12.1) mL较(82.7±20.1) mL, P<0.05],排尿期逼尿肌压峰值显著性升高[4周:(24.4±7.0) cm H2O较(16.5±7.2) cm H2O;8周:(27.7±8.0) cm H2O较(16.8±7.5) cm H2O, P<0.05].结论 利用自制的家兔限制箱可以顺利地完成清醒状态下家兔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容积减小后,膀胱排尿功能将出现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排尿期逼尿肌压峰值显著性升高.  相似文献   
4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个体经历强烈精神创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1],主要表现为反复闯入意识、梦境的创伤体验、高度惊觉状态、与社会隔离和回避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创伤性事件回忆困难等.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有的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本研究以从地震灾区因伤残转运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少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探讨PTSD检出率、症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4.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个体经历强烈精神创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1]),主要表现为反复闯入意识、梦境的创伤体验、高度惊觉状态、与社会隔离和回避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创伤性事件回忆困难等.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有的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本研究以从地震灾区因伤残转运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少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探讨PTSD检出率、症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评估四川地区1983~2007年来针对注射性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病因的预防效果.探讨下一步的防治措施.[方法]描述性分析自1983~2007年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患者480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包括每年收治病例的数量、年龄、来源地区和苯甲醇/青霉素肌肉注射的变化情况.[结果]25年来每年收治病例逐年递增,1989年及以前出生者占80.21%(385/480),1990年后出生的病例仅占19.79%(95/480);有明确的苯甲醇/青霉素肌肉注射史者在前者占59.2%(228/385),后者仅40%(38/95);新发病例主要分布地区在1990年后有明显变化.[结论]苯甲醇/青霉素肌肉注射是GMC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通过禁止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剂进行肌肉注射可有效防止GMC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肾上腺皮质癌(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以单侧发病多见,双侧少见.国内报道50余例儿童ACC,无一例为双侧发病,我院近期收治1例儿童双侧ACC,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拟提出一种新的更简明、更适用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新分型—CBD华西分型,同时探索CBD华西分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基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CBD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根据胆管扩张病变累及胆管树的部位进行分型—CBD华西分型,将CBD分为4型:Ⅰ型,即远端肝外胆管扩张型;Ⅱ型,即远端肝外胆管合并左右一级肝管扩张型;Ⅲ型,即肝外胆管合并二级及以上肝管扩张型;Ⅳ型,即单纯肝内胆管扩张型。同时分析CBD华西分型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0例未成年CBD患者,根据CBD华西分型法:Ⅰ型240例,Ⅱ型48例,Ⅲ型10例,Ⅳ型2例。Ⅰ型患者中236例采取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4例非手术治疗;Ⅱ型患者全部采取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门胆管成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Ⅲ型患者中有9例采取了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其中5例肝内扩张局限于部分肝叶内予以肝部分切除+扩张肝管空肠吻合),1例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Ⅳ型患者2例均施行...  相似文献   
48.
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肢体不等长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肢体不等长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32例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随访其疗效。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5~26岁,平均11岁。均表现为不对称性臀肌挛缩,单侧37例,双侧95例。明显跛行89例,明显双下肢不等长78例;X线片示骨盆倾斜97例,股骨颈干角增大11例。采用经大转子后外侧纵弧形切口行臀肌松解术配合双下肢皮肤牵引及运动锻炼治疗。结果 术后双下肢相对长度等长118例,相差0.5~1.5cm 13例,相差3cm 1例。综合治疗后获随访3个月~14年,根据刘国辉等疗效评定标准,优118例,良13例,差1例,治愈率99.2%。结论 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是双下肢臀肌挛缩程度不对称的结果。采用大转子后外侧纵弧形切口行臀肌松解术配合双下肢皮肤牵引、运动锻炼是治疗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索Toll样受体4(TLR4)在大鼠胰腺组织的特异性分布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Wistar大鼠胰腺组织中TLR4 mRNA及TLR4蛋白的分布表达。结果通过RT-PC R方法(31个循环),从正常大鼠胰腺组织检测到549bp目的基因片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大鼠胰腺内有TLR4表达,主要位于胰管上皮、血管、微血管内皮及胰岛组织,胰腺外分泌腺泡细胞未见TLR4表达。结论 TLR4在大鼠正常胰腺组织内有分布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组织(胰管上皮)和内皮组织(动脉、静脉及微血管内皮),提示大鼠胰腺内、外分泌部均具有天然免疫TLR4参与胰腺病理生理的相关受体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提高对小儿长骨血管瘤的X线表现 ,病理学基础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长骨血管瘤 7例。结果 本病X线检查的影像表现主要有 :(1 )囊状或皂泡样骨质破坏 ;(2 )“网眼”征或“蜂窝”征 ,可合并囊样骨质破坏 ;(3)皮质增生性改变。结论 长骨血管瘤X线表现多样 ,且与病理类型 ,肿瘤生长速度和方式有关 ;其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但确诊仍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