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高度水肿伴尿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加用贺斯(6%羟乙基淀粉)治疗后,是否有利于其水肿、尿少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9例,分为贺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凝、利尿等药物治疗,贺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贺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h尿量、平均动脉压、血清蛋白、ALT、尿素氮、肌酐、血钾及血钠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24h尿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贺斯在高度水肿伴尿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通过扩容对利尿、消肿、缓解临床症状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2.
雷卡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卡(即左卡尼汀,左旋肉碱,化学名称γ-三甲基胺-β-羟基丁内酰胺)是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β氧化必需的营养素,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肉类、乳制品摄入不足和肉碱合成减少,以及由于其分子量小,在透析中丢失,出现肉碱缺乏,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我们观察了雷卡注射剂对维持性血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退热贴是临床广泛使用缓解发热症状的外敷贴,现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发现其可用于缓解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常见于脱敏治疗皮下注射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热、红肿、瘙痒、出现红疹风团等现象,患者瘙痒难忍,甚至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64.
<正>互联网的创建和普及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早期互联网主要用于军事及计算机等少数专业领域,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个人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大大加速了医学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医学的固有模式。广大医师对互联网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作用的认识及应用尚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为促进互联网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103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2.2±12.9)岁;平均透析龄(5.8±3.3)年,以RDW正常值上限14.6%为界分为RDW正常组124例和RDW升高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RDW与各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RDW正常组平均年龄、转铁蛋白低于RDW升高组,血清前白蛋白、肌酐、血钾、铁蛋白高于RDW升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血清前白蛋白(r=-0.216,P=0.005)、透析前血肌酐(r=-0.156,P=0.046)、血清铁蛋白(r=-0.170,P=0.040)呈负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r=0.207,P=0.008)、转铁蛋白(r=0.216,P=0.005)呈正相关(P<0.05)。结论:RDW与血液透析患者年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对RDW的监测有助于发现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并可以通过干预其相关影响因素达到提高透析质量及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提高堆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心理、社会、身体、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病人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瘿无闭塞。结论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注射液封管对尿毒症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栓形成后溶栓的疗效。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患者15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封管治疗,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6m L在动、静脉端分别缓慢推注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再分别注入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然后用肝素40mg/m L的浓度分别注入1.3m L、1.4m L停留封管治疗。测定溶栓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5例静脉端溶栓成功率85.7%,动脉端成功率90.0%,总成功率88.2%,血栓复发率13.3%。溶栓治疗前APTT、PT、Fib分别为10.9±0.7s、22.2±1.6s和2.2±0.5g/L,溶栓后分别为11.2±1.2s、23.62±1.3s和2.3±0.7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出血、栓塞、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进行溶栓封管,可以有效治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血栓形成,恢复导管功能,方法简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针对性强化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针对性强化营养护理组(强化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强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强化组的护理满意度(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护理干预前平均生活质量评分60.0±5.33,护理干预后67.4±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平均生活质量评分59.0±5.89,护理干预后58.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强化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强化营养护理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9.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31-133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通淋方治疗绝经后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绝经后尿路感染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三组,对照组29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1组32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雌三醇外涂,治疗2组36例给予补肾益气通淋方。观察三组患者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半年内复发率,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尿路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组的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的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气通淋方有利于尿路症状的缓解及尿道炎症的清除,能够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在肾脏病教学当中的施行效果。方法南通大学医学院2018届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两个班级共50名学生,每班25人,两班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微课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最后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比较两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病例分析题的解答上,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微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