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寒战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外界低温、麻醉药物、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有关.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并加重心肺负担,防治方法主要在于保持稳定的体温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Reel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以往的研究认为其主要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在神经元的有序排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在发育成熟的神经组织中reelin也有较高的表达,并且对突触的功能产生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谷氨酸盐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亚单位重组是突触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形式,在学习记忆和疼痛信号的传递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reelin调节突触可塑性变化,尤其是调控谷氨酸盐受体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氢气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时吸入2%氢气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对照组),体外循环维持2 h,体外循环结束后继续观察2 h;氢气组,实验全程吸入氢气1 L/min。实验过程中在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结束时(T1)、体外循环结束后15 min(T2)、60 min(T3)及120 min(T4)记录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采集血标本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实验结束时监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肺组织湿干重比(W/D),并对肺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氢气组肺动脉压(PAP)、外周血管阻力(PVR)及氧合指数PaO2/FiO2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气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释放,减轻组织氧化损伤(MDA、MPO及W/D低于对照组组,而SOD显著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长链非编码RNA(BDNF-AS)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N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月龄,体重200~260 g,采用左侧L 5-6脊神经结扎法制备NP模型。实验Ⅰ 取大鼠5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 n=8)、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开胸行单纯性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每组4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开始前即刻(T1)、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2)、手术关胸后即刻...  相似文献   
16.
柚皮素属于二氢黄酮类天然化合物,是柚皮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蔷薇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中,具有重要的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癌等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作用。本文旨在对柚皮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电针刺激组(E组)和全麻组(G组),再选行相同手术非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于麻醉前1 d(T1)、麻醉后1 h(T2)、术后1 d(T3)、术后3 d(T4)和术后7 d(T5)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围术期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 与C组比较,T1~T5时G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与G组比较,T3~T5时E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4~T5时E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G组T3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3~T4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组T3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2~T4时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电针刺激能明显下调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减少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D4)抑制剂JQ1在甲醛诱导炎性痛模型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 方法 3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甲醛注射5 min、30 min和60 min组,每组8只,Western blotting(n=4/组)和Real-time PCR(n=4/组)检测各组小鼠脊髓BRD4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66只小鼠随机分为甲醛注射组,溶媒(DMSO)加甲醛注射组,以及6.25、12.5、25 和50 mg/kg JQ1注射加甲醛溶液组,每组11只,观察BRD4抑制剂JQ1对每组小鼠自发性疼痛的影响(n=11/组);免疫组织化学(n=3/组)、Real-time PCR(n=4/组)或Western blotting(n=4/组)的方法检测25 mg/kg JQ1对模型小鼠脊髓即早基因c-fos及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的影响。 结果 甲醛注射后30 min和60 min,小鼠脊髓BRD4的蛋白(P<0.01)和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行为学结果显示,25 mg/kg和50 mg/kg JQ1处理组小鼠第Ⅱ相痛反应持续时间与溶媒(DMSO)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 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25 mg/kg JQ1干预明显减少小鼠脊髓c-fos的阳性细胞数(P<0.05) 和mRNA水平(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5 mg/kg JQ1干预明显降低甲醛诱导的小鼠脊髓GluR2(P<0.001)的蛋白表达。 结论 BRD4在炎性痛中枢敏化中起重要作用,JQ1可能是通过抑制疼痛中枢敏化的形成从而缓解炎性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镇痛与产后初乳及产妇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1年10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术并自愿接受自控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行剖宫产术并接受被动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予以自控镇痛法,对照组产妇予以被动镇痛法。观察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产妇初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2h、24h、48h 镇痛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及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镇痛与产后初乳及产妇生存质量密切相关,自控镇痛法的镇痛效果显著,可促进初乳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生存质量,有助于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损毁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症状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200~250 g纯种雄性SD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n=20):模型组(Model),模型+BLA损毁组(Model+BLA lesions)和模型+假手术组(Model+sham),模型+BLA损毁组于CCI术后7天采用立体定位辅助下将损毁电极插入BLA行阳级损毁。同时选取20只同周龄大鼠作空白对照组(Blank),模型+假手术组则仅行立体定位并插入未通电的损毁电极。观察各组CCI术前2 d、术后1、4、7、11、14、17及21 d固定时间点的自发性痛行为,采用von Frey纤维和热辐射法分别测量以上时间点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爪退缩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21天脊髓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及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3,OX-42)的荧光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来评价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来评价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MWT和TWL水平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CB2和OX-42的IOD增强及脊髓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BLA损毁后可改善以上异常,模型+BLA损毁组的MWT和TWL水平升高,脊髓小胶质细胞CB2和OX-42的IOD的增强及脊髓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均被抑制,均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假手术组(P<0.05),但与空白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毁BLA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症状,同时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