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01.
甲醛致人血淋巴细胞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探讨甲醛致 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人血淋巴细胞为材料 ,设定 0、0 .0 0 5、0 .0 2 5、0 .1 2 5、0 .6 2 5 mmol/ L 五个甲醛浓度梯度 ,采用 KCl- SDS沉淀法来检测染毒后细胞中 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结果 甲醛浓度在 0、0 .0 0 5、0 .0 2 5 mm ol/ L 时 ,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能诱导DPC(P>0 .0 5 ) ;在 0 .1 2 5、0 .6 2 5 mm ol/ L 时交联程度显著增加 (P<0 .0 1 ) ,并有较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在低浓度时 ,甲醛诱导 DNA-蛋白质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诱导该现象 ,在高浓度时可显著诱导交联现象。KCl- SDS沉淀法检测 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2.
两亲性茯苓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药物负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适用于水体系的羟基喜树碱的负载载体.方法 通过化学改性得到十二烷-羧甲基-茯苓多糖,并以此为载体材料,羟基喜树碱为模型药物,采用透析法制备载药两亲性茯苓多糖纳米微球;对纳米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研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改性后的两亲性茯苓多糖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成50~100 nm左右的纳米微球,在透射电镜下能看见明显的核/壳结构.自制的两新性茯苓多糖纳米微球对羟喜树碱有一定的负载能力,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94%和29.4%,并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为茯苓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结论 十二烷-羧甲基-茯苓多糖纳米微球是一个良好的羟基喜树碱的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203.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小鼠血液中的SOD及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DEHP125、250、375、500mg/kg)腹腔注射小鼠染毒14d。方法研究DEHP对小鼠红细胞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结果DEHP可造成小鼠红细胞及血清SOD活性降低,DEHP浓度越高,SOD活力下降越显著,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组红细胞及血清SOD活力与对照组红细胞及血清SOD活力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DEHP可造成小鼠血清和红细胞中MDA含量升高,红细胞和血清中MDA含量随DEHP浓度升高而增加。其中,染毒组红细胞及血清MDA含量和对照组小鼠红细胞及血清MDA含量比较,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EHP可抑制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增多。  相似文献   
204.
气态甲醛诱发过敏性哮喘分子机理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①以甲醛作为模型化合物,探索非过敏原性空气污染物与过敏症和哮喘的因果联系;②寻找联系二者的分子机理。方法①甲醛所致获得性过敏体质小鼠模型的制备;②甲醛诱导型过敏性哮喘的大鼠模型的制备;两种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预防和治疗这类过敏症和哮喘病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③甲醛诱发小鼠发生过敏体质和/或哮喘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其中包括:A.甲醛通过第二类类香草受体信号传递系统对Th2淋巴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B.甲醛通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Th2淋巴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C.甲醛通过上调GSNOR(S-nitrosog 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表达,解除GSNO对气道畅通的保护作用。结果甲醛作为非过敏原性空气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具有诱导过敏体质生成和诱发哮喘的作用;甲醛诱发哮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活化Th2淋巴细胞系统,导致机体形成获得性过敏体质;解除GSNO对气道畅通的保护作用也可能是另外一种甲醛诱发哮喘的分子机理。结论过敏症和哮喘病患者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但过敏原的种类和数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非过敏原性空气污染物的大量增加被认为是原因之一,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分子机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5.
周敏  郑子光  游宏宇  郭淼  喻伟  杨旭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7):2114-2119
背景暴露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会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明显。目的 探究室内空气颗粒物对老年人心肺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及短期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否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健康。方法 2020年1月选取中国重庆市江北区老年公寓24名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老年人平均分为两组,交替使用真、假空气净化器48 h,期间有12 d的洗脱期。每次净化结束后测试老年人14种循环系统的炎症、凝血和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及肺功能、血压、心率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健康指标。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空气净化器对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假净化器相比,使用真净化器的老年人血液炎症因子中纤维蛋白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量为-15.1%[95%CI(-23.1%,-6.3%),P<0.05]、-17.7%[95%CI(-22.9%,-12.3%),P<0.05]和-17.2%[95%CI(-23.9%,-9.8%),P<0.05];凝血因子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相似文献   
206.
<正>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与风险评估,已被临床列为应用指南。为使读者充分了解,现将有关知识简述如下。叶酸又名维生素B9,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1931年,英国生理学家露西·威尔斯在印度做研究时发现,当地贫穷妇女怀孕时容易得一种恶性贫血症,在酵母菌中有一种营养因子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这种因子起初被叫作“威尔斯因子”。叶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