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3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38篇
内科学   80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53篇
特种医学   2283篇
外科学   937篇
综合类   2805篇
预防医学   43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60篇
  38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636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原发性肝癌患者抑郁症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IDM)的水平,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防御式方式问卷(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100例进行调查。结果:1)PLC患者中49%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其中23%肯定有抑郁症状,其发生率高于健康组;2)PLC组的CES-D总分高于健康组;3)PLC组比健康组采用较多分裂和潜意显现机制,采用较少抱怨机制;4)肯定有抑郁症状者比无抑郁症状者采用较多IDM;5)两组CES-D总分与IDM均分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r为0.473-0.776,其中PLC组为0.473。结论:抑郁症状是PLC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并指导患者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代替不成熟防御机制,预防并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李华  吴娇娇 《医学信息》2007,20(11):1048-1049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见、最简单且较普及的一项手术。而手术前后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3.
高龄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本组74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全部病例均采用股动脉插管,选择肿瘤供血靶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本组病例有效率87.8%,无严重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临床护理的配合配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究BIM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103例HBV相关性肝炎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的90名健康者为肝癌组、肝炎组以及对照组,检测各组BIM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在肝癌病情发生、进展以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 肝癌组、肝炎组以及对照组BIM基因rs761706位点和rs724710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s761706位点多态性与肝癌患者饮酒史、肿瘤家族史、吸烟史有关(P<0.05),rs724710位点多态性与肝癌患者饮酒史、肿瘤个数、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肝癌BIM基因rs761706位点CC基因型患者生存率高于TC+TT基因型患者(P<0.05),rs724710位点CC基因型患者生存率低于CT+TT基因型患者(P<0.05);饮酒史、rs724710位点是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 BIM基因rs724710位点多态性与HBV相关性肝癌疾病发生、进展以及预后相关,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患者病情诊断、预后评估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榆林市第二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59例,按照DR分级标准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2例)和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27例),同期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VEGF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一步法)检测血清NO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各组血清VEGF与NO水平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D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DR组患者血清VEGF及N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血清中VEGF与NO水平均呈正相关(均 P<0.01)。糖尿病病程、吸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VEGF及NO水平为DR的高危因素。 结论:血清VEGF和NO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后期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潜在病理机制,二者相互作用,可能诱发或加速DR的进展,期望其在DR的治疗方面提供一种补充或联合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6.
崔哲  刘伟 《吉林医学》2001,22(6):330-331
目的 :评价置入下腔静脉滤过器预防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经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过器于下腔静脉内 ,术后立即摄腹部平片及血管造影 ,观察滤器位置、形态及血流情况 ,并积极进行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全部滤过器均成功放置 ,在随后的溶栓、抗凝、祛聚、扩血管等治疗中 ,患肢肿胀和肺栓塞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 1个月~ 4 3个月 ,仅 1例出现滤过器移位。结论 :置入下腔静脉滤过器是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Graves病血管造影X线表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病血管造影X线表现,指导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先行甲状腺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Graves病的血流量明显增加,流速明显加快,腺体染色浓密,并可见引流静脉明显,但非甲状腺四支供血动脉呈均一性改变,其中仅2支(双例甲状腺上动脉)有以上改变者占78.26%,3支(双例甲状腺上动脉+一侧甲状腺下动脉)占17.39%,4支(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占4.35%。结论: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应先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再根据造影情况栓塞增粗的甲状腺下动脉。  相似文献   
108.
本科于1996年3月~1999年12月本科用榄香烯胸腔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恶性胸腔积液32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4~76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其中肺癌19例,乳腺癌10例,恶性淋巴瘤3例.除常规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外,详细记录胸腔内注药后情况.每周做一次胸片和B超检查,观察胸水变化.4周后全面查体并评价疗效.②用药方法及观察指标:尽可能抽净胸水,胸腔内缓慢注射榄香烯乳,按200 mg/m2体表面积给药,每周2~3次,连用3周.注药后嘱病人平卧,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毒副反应,随访4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胆道术后严重出血的临床病程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胆道疾病病人中需要行介入治疗(内镜和血管造影治疗)或再次手术的严重大出血者54例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术后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1.7%(54/3183)。胆道术后严重出血相关的总体死亡率为0.53%(17/3183)。54例病人中,有3例行内镜检查,仅1例行内镜治疗成功止血;34例接受介入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中,23例接受了介入性栓塞治疗(包括介入性钢圈栓塞、覆膜支架等血管介入治疗),18例止血成功,成功率为78.3%(18/23)。35例行再次剖腹止血手术,其中19例将手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16例为内镜或介入治疗失败后行补救性治疗。结论 胆道术后严重出血原因较多,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应综合考虑发病时间、伴发并发症情况和初次手术方案制定治疗决策。介入治疗临床安全性和止血成功率较高,但在介入治疗止血失败的情况下应紧急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不同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与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对剩余肝体积(FLR)增长速率的影响,比较各组FLR的增长速率,二期手术切除率、术中数据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对比研究。2014年1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126例因FLR不足导致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或肝内胆管癌(ICC)病人,将其分为4组:ALPPS组及分别采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微球、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PVE组。主要终点为FLR增长速率和二期手术切除率。结果 各组的手术切除例数及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ALPPS组38例(99.4%),NBCA组32例(76.2%),明胶海绵组20例(60.6%),微球组10例(83.3%)。ALPPS组、NBCA组、微球组的FLR增长速率分别为15.1 mL/d,10.0 mL/d和 8.5 mL/d,均高于明胶海绵组(3.7 mL/d)。结论 采用NBCA及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导致FLR增长速率低于ALPPS,两种栓塞材料的PVE二期手术切除率相当。使用NBCA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其FLR增长速率高于微球,且这两种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均优于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