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5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382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女,37岁。口唇黏膜色素斑28年,甲黑色条纹1年,胃肠镜检查未见息肉,无家族史。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Laugier-Hunziker综合征。给予随访观察,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52.
细菌性阴道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白带异常的常见原因,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致多种并发症.目前细菌性阴道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以Amsel临床标准或Nugent评分法为主,但均存在主观性较强、费时费力、需要有相应知识的技术人员操作的缺点.近年来对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主要以细菌定量为诊断依据,尚需进一步检验其诊断效能,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3.
患者女,37岁。出生时左侧恫窝即出现米粒大小丘疹,呈肤色,无小血、渗出,未予重视。此后丘疹逐渐增大增多,部分形成结节,触之较柔软,无自觉症状,于2011年11月18日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54.
报告1例以骨损害为首发表现的SAPHO综合征。患者男,33岁,右胸锁关节、骶髂关节间断疼痛1年伴双手掌水疱脓疱8个月。体检:右侧胸锁关节肥大,轻压痛。双手掌部、双足跖部及侧缘弥漫性红斑基础上散在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水疱、脓疱,部分干涸结痂脱屑。诊断为SAPHO综合征。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5.
尿道炎是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征,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所致。在性病门诊中男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因有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由淋球菌感染之外的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道炎称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但有大约50%的患者既检测不到淋球菌也无沙眼衣原体感染,称为非衣原体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CNGU)。  相似文献   
56.
<正>最近有幸拜读陈学荣教授等主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深深体会该书非常实事求是:报喜更报忧。全书在简介中医理论及中药现代研究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作者的临床心得,这方面当然是好的个人心得。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报告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系统的介绍了中医药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雷公藤片中出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自体表皮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20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以1:1比例分为自体表皮细胞混悬液移植组(试验组)和常规外科换药组(对照组)。观察溃疡在两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0.177±0.114)cm2/d和(0.375±0.238)cm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自体表皮细胞混悬液移植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往观点认为,抗桥粒芯蛋白抗体在天疱疮发病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发现,疾病中的一些现象不能完全用桥粒芯抗体的理论解释,对这一观点提出补充,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天疱疮抗体,丰富了新的天疱疮发病理论.其中皮肤乙酰胆碱系统在介导角质形成细胞间黏附和天疱疮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底细胞收缩和松解凋亡理论也使得天疱疮的发病机制进一步完善.基于这些新的发病机制,天疱疮的非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有望改善天疱疮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不同型别天疱疮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状况,初步探讨其与病情活动度和天疱疮分型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结果:乙酰胆碱受体IgG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gG,AChR IgG) 在 30例天疱疮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阳性,7例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为落叶型天疱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AChR IgG阳性的患者中,病情分级较重,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外周血AChR IgG的吸光度(A)值下降.AChRM3亚型在寻常型天疱疮中褐色的颗粒仍然分布在基底层,但颜色加深,颗粒变大,且大小不一致.AChRM3亚型在落叶型天疱疮中的表达模式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ChRα亚基在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中褐色的颗粒仍然分布在全层,但颜色加深,颗粒变大,且大小不一致.结论:在落叶型天疱疮和寻常型天疱疮中,AChR抗体的表达状况不同.AChR抗体更易出现在桥粒芯糖蛋白(Dsg)3抗体阳性患者的外周血中,在Dsg3阳性患者皮损的组织切片中,除了AChRα蛋白之外,AChRM3蛋白的染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提示Dsg3抗体更易导致AChR途径的异常.  相似文献   
60.
例1女,2l岁,双侧踝部及足背疼痛性红斑及白色瘢痕6年。皮损初发于踝周,为数个米粒至绿豆大的红色斑疹,散在分布,数日后变为暗紫红色,后逐渐扩大至1分硬币大片状斑疹,伴轻微触痛。局部自行破溃形成浅溃疡,溃疡缓慢愈合,遗留白色萎缩性瘢痕及色素沉着,自觉烧灼感,皮损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