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目的:研究非急性期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对降低反复性阴道感染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年内反复阴道感染4次以上的患者180例,均经阴道及口服用药对症治疗该次阴道炎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霉菌性阴道炎85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48例),滴虫性阴道炎35例(实验组15例,对照组20例),细菌性阴道炎60例(实验组38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非药物性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治疗后1年内阴道炎的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阴道口的关闭情况、盆底肌肉肌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年内实验组及对照组阴道炎复发率分别为6.7%和63.3%,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阴道闭合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盆底肌肉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肌肉康复锻炼能明显降低反复性阴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应用辅乳器影响新生儿体质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顺利进行,使新生儿出生后前3天不因缺乳而使体质量骤降。将采用“一次性母乳喂养辅乳器”补奶方法的婴儿30例为观察组,常规母乳喂养者54例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体质量骤降、下降及恢复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05,P<0.001。说明应用“辅乳器”为婴儿补奶是保证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平稳,骤降者减少,下降低谷期时间相对缩短且恢复时间快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3.
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3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年龄在20周岁以上不同职业的女性2500人,通过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合格问卷2448份,城市1485份,农村963份。河北省3个地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35.2%(862/244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混合性尿失禁(MUI)患病率分别是26.4%(647/2448)、1.9%(47/2448)和6.9%(168/2448),构成比分别是75.1%、5.4%和19.5%。年龄、便秘、盆腔器官脱垂、流产次数、剖宫产是SUI和MUI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SUI与体重指数、痛经、妇科炎症、胎儿体重、难产密切相关,MUI与居住地(城乡)、盆腔手术史、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饮酒密切相关。UUI的影响因素只有初潮年龄和难产。结论:尿失禁是调查地区女性的高发病,SUI是主要的患病类型。该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3种类型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MUI并非SUI和UUI影响因素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24.
溴隐亭对子宫内膜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女性不孕的治疗过程中 ,特别是人工受精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调节中 ,经常发现患者血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双侧输卵管通畅 ,卵巢排卵功能不良 ,子宫内膜发育欠佳 ,受孕率低。针对子宫内膜薄这一问题 ,我们采用溴隐亭( serocryptin)进行辅助治疗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不孕症门诊就诊的病人 5 6例 ,年龄 2 5~ 38岁 ,不孕年限 2~ 10年 ,经过不孕症系列检查 ,双侧输卵管通畅 ,月经基本规律 ,卵泡成熟不良 ,经促排卵治疗 3个周期以上未孕者。 2次检查血激素 6项 (卵泡刺激素 …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Dll7及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0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及20例卵巢正常组织中CDll7及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卵巢上皮性癌标本中CDll7阳性表达率65.O%,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10.0%(P〈0.05);Ki67表达率阳性表达率76.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卵巢癌组CDll7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而且CDll7、Ki67阳性表达率随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进展及残余肿瘤大小而升高(P〈0.05)。CDll7与飚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CDll7和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Dll7和Ki67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26.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净化联合中药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2009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效价孕妇共计65例,分成联合治疗组(34例)和中药治疗组(31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去除及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平均抗体效价降低、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孕周及产后婴儿黄疸状况等指标均优于中药治疗组(P〈0.01)。结论免疫净化联合中药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能有效降低母体内抗体水平,减轻胎儿溶血程度,提高胎儿的成活率,是早期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7.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憩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17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切除憩室病灶,重新缝合子宫肌层。结果:17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9.2±28.7(35~110)min,术后临床症状消失,6个月后复查超声肌层连续,肌壁厚度为1.35±0.28(0.8~1.8)cm,与术前的肌壁厚度0.33±0.10(0.17~0.5)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安全,微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8.
刘丽萍  吴小华  梁红霞 《肿瘤》2011,(9):777-782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介导的间皮素(mesothelin,MSLN)沉默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的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KOV3/cDDP细胞MSLN蛋白的表达。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干扰耐药细胞SKOV3/cDDP MSLN表达,建立稳定感染的细胞株SKOV3/cDDP-LV-MSLN-RNAi。应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SKOV3/cDDP-LV-MSLN-RNAi细胞对cDDP的敏感度,FCM检测cDDP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SKOV3/cDDP细胞MSL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KOV3细胞(P=0.000);cDDP对干扰组SKOV3/cDDP-LV-MSLN-RNAi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明显低于阴性组SKOV3/cDDP-LV-MSLN-neg和空白组SKOV3/cDDP细胞(P=0.000);干扰组细胞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N沉默可促进cDDP诱导的卵巢癌耐药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DDP耐药。MSLN可能在卵巢癌cDDP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严重性及机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细菌产生耐药性与酶对抗生素的修饰或破坏、膜通透性改变、细菌能主动外排抗生素、新靶位的改变或产生、药物靶位的过度表达有关。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发新型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