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皮肤结核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皮肤结核少见,我院1985~2003年占临床门诊所见结核病的0.60%(16/2650);由于该病早期表现为多样性、隐袭性,症状不典型,早期极易误诊.现就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刘群娜  王彩菲 《新中医》2019,51(2):170-172
目的:观察盆炎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盆炎净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5%,对照组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PCT、WBC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盆炎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3.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RP)是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特发性疼痛。其症状主要有里急后重、便意频繁,常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微波腔内理疗治疗FARP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后路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2岁。12例均表现为持续的下腰痛,其中8例伴有单侧下肢痛,无明显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病灶累及L4-L54例,L5-S15例,L4-S13例。5例伴双侧腰大肌脓肿,5例伴单侧腰大肌脓肿,2例未见明显脓肿影。病灶破坏最严重处均在L5椎体。6例伴有腰骶角变小。8例CT检查提示,腰椎小关节增生内聚伴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术前常规化疗6~8周,常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并加用氧氟沙星强化抗痨治疗1个月,每周复查血沉。一般血沉40mm/h,结核中毒症状有改善,体温低于37.5℃,营养不良基本纠正后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有8例行侧椎管减压术。术后1~2周内采用异烟肼静脉给药,链霉素常规肌注,同时给予喹诺酮类药物以增强抗结核效果及预防混合感染,肛门排气恢复、进食后则予以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给药,2周后改用术前用药。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结核治愈标准,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病灶全部治愈无复发。按Moon植骨成功后观测标准,本组病例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6.2个月。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稳定可靠,同时可行小关节突植骨、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块加压固定有效避免植骨块松动。病椎椎弓根置入短螺钉可有效恢复脊柱正常序列,避免后期下腰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严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 对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回顾分析.结果 有机磷中毒患者由于特殊的病因、用药及抢救措施,使呼吸道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防御能力明显下降,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梗阻、黏膜损伤等并发症,通过加强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安置气管导管,加强口腔护理,反复冲洗气道,严格管道消毒等使呼吸道的并发症明显减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院前救护形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67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其中87例由救护车经过院前救护接回(救护组),80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对照组)。结果救护组脑出血患者脑疝形成、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院前救护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操作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热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PVP技术推广、改进与发展,提出了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PKP)的概念。经过体外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本院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36例,对于PKP的操作技术有一定认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宣肺消臌汤治疗肝硬化腹水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我院2003-01~2006-05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及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肝硬变诊断标准,同时超声检测证实有腹水,腹水程度按文献标准执行。治疗组7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35~79岁;平均病程7.5年。对照组为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4~77岁;平均病程7.8年。两组均无其他严重伴发病,同时排除癌性、心原性、肾原性、结核等原因引起的腹水。且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程度、腹水量、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放置于非关节区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均放置于桡骨头非关节区。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Broberg和Morrey肘部评分标准进行判定:优10例,良4例,中2例。且均未发现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情况。优良率高达87.5%。结论桡骨头非关节区放置内固定物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特别是旋转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大肠湿热型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结肠镜活检收集47例大肠湿热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观察组)以及20例大肠湿热型结直肠腺瘤的瘤旁黏膜组织(对照组),提取组织DNA,对细菌16S rDNA序列V3-V4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定量检测PCR产物,纯化后的混合DNA产物在Illumina MiSeq平台上对2组样本的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进行测定并分析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在门水平上,2组样本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名前10种的菌门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杆菌门的丰度比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2组样本的前20种优势菌种所共有的菌种中,埃希菌-志贺菌属的丰度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单胞菌属的丰度比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湿热型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构成与瘤旁黏膜存在明显差异,腺瘤患者黏膜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失衡,形成了易于肿瘤生长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