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81.
82.
灵芝含有多种有用的成分 ,如麦角甾醇、多糖、葡萄糖氨、生物碱、水溶性蛋白质、顺蓖麻酸、延胡醇和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滋补强身、安神止痛等多种功效。本实验选择肝癌细胞 ,着重研究其作用的诸多方面 ,包括细胞生长、凋亡的诱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83.
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小鼠的血清。结果龙血竭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降低作用,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能改善小鼠对蔗糖的耐受力,增加正常小鼠的胰岛素分泌,血清样本中有药物成分检出。结论龙血竭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其部分组分能够被动物体内吸收并进入血液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4.
裸小鼠人肺癌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蕾  姚明  闫明霞  吴海燕  徐冰  孔韩卫  刘志学 《肿瘤》2007,27(4):265-268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肺癌术后转移模型,动态观察肿瘤转移情况,为研究肺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建立裸小鼠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25只裸小鼠作为手术组切除肿瘤组织,建立术后转移模型,其余15只裸小鼠作为对照组。每2周两组各处死5只裸小鼠,动态观察其远处各脏器转移情况。动物明显消瘦时结束实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OPN、CD44v6、CD62等蛋白在转移灶及原发灶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裸小鼠10周时所携瘤体严重坏死,并出现明显消瘦,解剖发现各阶段均无转移。手术组裸小鼠于10周、12周各发现1例肺转移(1/5),14周时裸小鼠明显消瘦,肺转移率达100%(5/5),有肉眼明显可见的肺转移结节,其他脏器未见转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MP-2、OPN、CD44v6、CD62、E-cadherin、TIMP-2在肺转移灶内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CD54和MMP-9在转移灶内的表达则低于原发灶。结论:本模型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过程,结果提示肺癌转移的发生可能与部分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相关,同时为研究肺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5.
临床肿瘤化疗方案选择与实验药理研究的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肿瘤病人病情不致恶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化学药物治疗对于肿瘤已经转移而不能用手术切除的病人, 现今仍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化学药物一般毒性较大, 对病人治疗的有效率不很高(50%)。 很多情况下化疗开始时选择化疗药物不当, 药物对肿瘤的针对性不强, 常会延误肿瘤治疗, 并使肿瘤继续生长和增加病人的用药痛苦。因此, 我们认为现在的关键仍应是提高化学药物治疗的针对性, 尽可能的减少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随意性。 可行的方法应该是使用更多的诊断时的依据和通过实验药理研究等辅助手段,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临床医生尽快地确定少而精的化学药物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病人痛苦, 包括减少药物对机体和其它细胞的毒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选择方法和一些我们现在提出的新方法和新观点, 并作一些讨论, 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6.
肿瘤转移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肿瘤转移是一种非常恶性及复杂的病理特性,表现在它除 一般的细胞增殖以外,还有肿瘤细胞的脱落(detaching),细胞在 血液中循环及运动(transport)或在侵入淋巴道及细胞着床(pene tration and attaching)等多个病理步骤[1].由于这些病理过程在 正常机体内不具备,因此在研究范围上开阔了许多也复杂了许 多.而现在实验肿瘤转移的病理研究发展很快,实验室用于此 项研究的手段日臻完善,因此人们对肿瘤转移以及相关因素的 了解及认识也日益全面及深入,对如何在实际治疗中加以控制 也有了具体方向.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及基本认识作 一概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对BALB/c小鼠乳腺原位移植瘤生长及鼠源乳腺癌4T1和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下注射4T1细胞,建立小鼠乳腺癌原位模型,再分别进行微波热疗、表柔比星和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观察小鼠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微波热疗、表柔比星和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处理4T1和MDA-MB-231细胞后,分别应用MTS法和FCM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组小鼠原位肿瘤的体积和质量均小于未治疗的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以减少乳腺癌的肺转移结节数(P<0.01)。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以抑制乳腺癌4T1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值均<0.05)。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抑制4T1和MDA-MB-231细胞中mTOR的活化(P值均<0.05),同时上调4T1和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结论: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这一作用可能与下调mTOR通路和上调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8.
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抗癌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补骨脂进行化学成分和抗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对补骨脂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通过形态学,MTT试验对其抑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从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psoralea,Ⅰ)和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aⅡ);两种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82μg/ml和148.8μg/ml。结论:化合物Ⅰ,Ⅱ从补骨脂中的分离得率分别为0.048%和0.11%。并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Hsp90抑制剂FS-108抑制癌基因依赖的肿瘤细胞EBC-1和A375的增殖及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FS-108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FS-108对Hsp90客户蛋白、周期调控蛋白及凋亡调控蛋白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S-108作用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方法检测FS-108对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FS-108对EBC-1和A375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25.53 nmol·L~(-1)和30.02 nmol·L~(-1)。FS-108能有效降解肿瘤细胞中的客户蛋白c-Met和B-Raf并进而抑制下游AKT及ERK信号通路。FS-108能诱导细胞产生G_2/M期阻滞及凋亡。同时,FS-108还能明显抑制EBC-1和A375细胞的运动能力。结论 Hsp90抑制剂FS-108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产生G_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发挥其抑制增殖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同时,FS-108也具有一定抗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浆磷酸二酯酶-9A(PDE-9A)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75例(单支病变33例、二支病变22例、三支病变20例)和同期行冠脉造影无血管病变的对照组25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PDE-9A水平。以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并与血浆PDE-9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PDE-9A对严重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DE-9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50±7.77)ng/mL对(15.35±3.25)ng/mL,P0.0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多,血浆PDE-9A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血浆PDE-9A水平与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31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DE-9A24.73 ng/mL预测多支(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92.3%;预测严重冠脉粥样硬化(Gensini积分≥45)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94.8%。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浆PDE-9A水平不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PDE-9A水平对评估冠脉病变严重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