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莞市鼻咽癌患者家族癌症发病史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进行鼻咽癌治疗的患者240例进行家族癌症发病史调查,分别确定病例家系,获取其一二三级亲属癌症家族史情况,对其发病情况、人群分布、发病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40个病例共询问7 918个一二三级亲属,共发现患癌188例,其中鼻咽癌118例,非鼻咽癌70例(消化道癌10例,乳腺癌18例、淋巴癌20例、肺癌22例);家族癌症男性(127/240)多于女性(79/188);家族癌症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109/188),占57.98%;家族癌症组患者职业以农民居多(128/188),占68.09%;不同性别病例亲属鼻咽癌与非鼻咽癌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χ~2=0.23,P0.05);不同性别病例的一级亲属癌症患病率均高于二三级亲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χ~2=5.62,P0.05);鼻咽癌家族癌症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期为40~49岁年龄组(39.36%);家族癌症组患者咸鱼摄入经常度(每周2次)、EB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家族非癌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χ~2=10.59,P0.05)。结论一级亲属癌症和鼻咽癌患病率显著高于二三级亲属;鼻咽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鼻咽癌家属需开展健康教育,避免食用熏制和腌制食物,积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以降低鼻咽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气虚证的作用。方法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及对照组38例,均予以三升袋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50ml静滴。2周后评定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常规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乏力、气短、自汗等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0%和65%,远高于对照组的50%、20%和30%;实验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细胞的升高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乏力、气短、自汗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培美曲赛加卡铂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赛加卡铂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加卡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KPS评分平均稳定在70分以上。另外,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耐受性较好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DG)、多西他赛与顺铂(DP)、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DG组: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g/m2,d1,8。DP组:多西他赛用法同上,顺铂75mg/m2,d1-3;GP组:吉西他滨和顺铂用法同上。化疗每三周重复,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生存期。结果:DG组有效率为45.8%,1年生存率45%,3年生存率9.6%;DP组组有效率为46.2%,1年生存率47%,3年生存率9.9%;GP组组有效率为42%,1年生存率47.5%,3年生存率9.6%(P〉0.05)。三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结论:DP与GP方案仍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喜疗妥乳膏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喜疗妥乳膏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ICC插管后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于置管后发生静脉炎时,予热敷后外涂喜疗妥乳膏;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好转率.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率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敷加喜疗妥乳膏外涂能有效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例67岁男性,因结肠癌术后单药口服卡培他滨,口服2疗程后出现皮疹,常规处理未见缓解,口服第3疗程期间,皮疹加重明显,躯干及四肢可见大量红斑,散在分布,部分融合成片,浸润肥厚明显,手足部分可见明显增厚及破裂,双侧指甲及趾甲可见明显增厚、浑浊及缺损。病理活检提示:泛发性脓疱型药疹。停用卡培他滨,予葡萄糖酸钙、依巴斯汀、富马酸酮替芬片抗过敏,复方甘草酸苷针剂护肝,卤米松乳膏及尿酸硅油乳膏外用,沙利度胺免疫调节,液氮冷冻治疗局部患处等处理,治疗1月后患者皮肤症状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8.
黎焕君  贾筠  刘琦  陈志良 《安徽医学》2017,38(5):605-608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6例结肠癌患者按照肿瘤病理分型分为A组(低/未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152例、B组(高/中分化腺癌)234例;同时按肿瘤部位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分析肿瘤不同临床病理分型及部位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肿瘤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右半结肠癌患者T分期及N分期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P<0.05);A组病理类型在右结肠癌中更常见(P<0.05).A组患者5年生存率52.43%低于B组55.77%(P<0.05);右半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53.66%也低于左半结肠癌患者55.24%(P<0.05).在A组患者中,右半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高于左半结肠癌(52.82% vs 50.71%,P<0.05);而在B组患者中,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4% vs 54.27%,P>0.05).结论 在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中,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好于左半结肠癌;而在高/中分化的腺癌中,右半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左半结肠癌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癌痛患者口服强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癌痛患者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并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认识和行为的变化及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变化.结果:与癌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癌痛治疗的错误认识与行为水平明显减低(P<0.01);疼痛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结论: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DG)、多西他赛与顺铂(DP)、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DG组: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g/m2,d1,8。DP组:多西他赛用法同上,顺铂75mg/m2,d1-3;GP组:吉西他滨和顺铂用法同上。化疗每三周重复,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生存期。结果:DG组有效率为45.8%,1年生存率45%,3年生存率9.6%;DP组组有效率为46.2%,1年生存率47%,3年生存率9.9%;GP组组有效率为42%,1年生存率47.5%,3年生存率9.6%(P>0.05)。三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结论:DP与GP方案仍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