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1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10 mg/d、20 mg/d、30 mg/d及40 mg/d治疗组,分别测定随访6个月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组内和组间的差异性以及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后,各组与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 mg/d组与其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 mg/d组与30 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 mg/d组与40 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 mg/d组与20 mg/d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10 mg/d组、20 mg/d组与另两组比较(P<0.05).结论 四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均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但20 mg/d组既能有效地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又能避免高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治疗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但由于应用西药治疗存在的疗效减退、剂末现象以及诸多的不良反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增加疗效以及减少治疗并发症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方法。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老年帕金森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住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4分)32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4~15分)45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5分)13例.测定并分析三组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在hsCRP、ox-LDL及Hcy三个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者均出现增高趋势,且轻度型、中度和重度型三种情况下的hsCRP、ox-LDL及Hcy水平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hsCRP、ox-LDL及Hcy水平三个指标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文  洪星 《临床医学》2011,31(9):98-9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T0BS))系基底动脉首端区域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以中脑、丘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危重,抢救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预后较差[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统一接受美多芭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使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第Ⅲ、Ⅳ部分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UPDRSⅢ、Ⅳ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UPDRSⅢ、Ⅳ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但其疗效与治疗时程有关,应该坚持规范足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1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10mg/d、20mg/d、30mg/d及40mg/d治疗组,分别测定随访6个月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组内和组间的差异性以及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6个月后,各组与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mg/d组与其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mg/d组与30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20mg/d组与40mg/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5);10mg/d组与20mg/d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10mg/d组、20mg/d组与另两组比较(P〈0.05)。结论四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均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但20mg/d组既能有效地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又能避免高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分析总结夫妻同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夫妻的临床资料。③结果20对同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夫妻中,男性患者出现肌肉酸痛、末梢神经炎、CK 异常例数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脑功能损伤、CT异常、MMSE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男女两组无明显区别。④结论在基本相同的中毒环境时,性别对中毒患者特别是重度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有影响,女性出现中枢神经损害明显而男性周围神经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