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输液对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需做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输液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50例;Ⅰ组在检查前预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 L/kg,Ⅱ组不输任何液体,监测血压、心率(HR)、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 O2),面罩吸氧4~6 L/min,静脉推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混合液,首次缓慢推入丙泊酚的量为1. 5~2 mg/kg,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肠镜检查,术中出现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混合液2~3 m L,退镜时停注麻醉药。观察指标:推药前(T0)、推药后即刻(T1)、推药后4 min(T2)、结束时(T3),苏醒(呼之能睁眼)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Sp O2,苏醒后的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2、T3、T4时两组SBP、DBP、MAP、HR均明显降低(P 0. 05)。与Ⅱ组比较,T1、T2、T3、T4时Ⅰ组SBP、DBP、MAP均明显高于Ⅱ组,HR慢于Ⅱ组(P 0. 05);Ⅰ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 0. 05)。结论预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 L/kg,患者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苏醒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查显忠  夏晓琼  王炎 《安徽医学》2013,34(4):463-46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两组麻醉方法都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全麻诱导前20 min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苏醒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RS躁动评分、VRS疼痛评分、引起躁动的原因以及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结果 P组、C组苏醒时间分别为(11.5±2.3)min和(10.8±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躁动和疼痛例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起躁动的原因是疼痛,没有出现导尿管和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躁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20 min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既能发挥超前镇痛作用,又能积极发挥抗炎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苏醒期躁动,不延长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查晓亮  夏晓琼  夏书江  王炎  查显忠 《安徽医学》2017,38(11):1425-142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期间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以及rSO2与麻醉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拟行右侧OLV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应用无创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并记录清醒状态(T1),OLV前5 min(T2),OLV后10 min(T3)、30 min(T4)、60 min(T5),OLV结束后15 min(T6)6个时间点的rSO2,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氧饱和度(SPO2)、HR.术后3天内,采用谵妄评定量表(CAM)对患者进行谵妄评估,记录患者POD的发生情况;分析OLV期间rSO2的变化与POD间的关系,以及rSO2与MAP、PETCO2、HR间的相关性.结果 T3、T4、T5时rSO2较T1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之间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之间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时rSO2回升至接近T1时水平,且与T1时rS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脑组织rSO2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有6名患者发生POD,发病率15%,POD患者OLV期间rSO2下降比率与非POD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V期间rSO2的下降与MAP、PETCO2、HR均无相关性(r=0.193、0.103、0.242,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OLV期间rSO2出现下降,发生POD的患者,rSO2下降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O、PO、PM三组:PO、PM组术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O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O、PO两组缝皮时均给予羟考酮0.03 mg·kg-1,PM组缝皮时给予吗啡0.03 mg·kg-1。PCIA配方为:O组羟考酮0.8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PO组羟考酮0.6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 ,PM组吗啡0.6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观察术后0、3、12、24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组腹腔内不适感、嗜睡和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羟考酮和吗啡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少于吗啡。帕瑞昔布钠可以减少羟考酮的用量,降低羟考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胸科手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的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M组,n=20)术后采用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1 mg+布托啡诺PCIA的镇痛方法,对照组(C组,n=20)使用单纯布托啡诺PCIA镇痛。记录并比较术后2、4、8、12、24、48 h的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Ramsay)、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各时间点C组的VAS、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M组,有效PCIA按压次数明显多于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术后48 h患者满意度评分M组明显好于C组,以上均P0.05。结论布托啡诺多模式镇痛方法的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及相关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各30例。比较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5和P < 0.01)。2组入室前、插管前1 min血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血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2组病人口干、低血压、寒战、心动过缓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病人血压及心率波动,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吴博  夏晓琼  陶志国  宋洁 《安徽医药》2013,17(9):1581-1583
目的 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单肺通气期间应用帕瑞昔布钠、乌司他丁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36~46岁,ASA分级I ~Ⅱ级,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应用乌司他丁50 U,B组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分别加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测定麻醉诱导后(T1)、30 min (T2)、60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4)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均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 、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过程中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影响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