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艾迪联合GP化疗方案与复方苦参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与治疗费用.方法 将38例中晚期NSCLC病患分成A组(20例)和B组(18例),A组给予GP联合艾迪化疗方案治疗,B组给予GP联合复方苦参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在近期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C/E最低.结论 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均有效,但在患者药费负担性价比方面,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 2020年 1—2月 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 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4例病例中 2例男性, 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 26~64岁,中位数为 30岁。潜伏期在 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 4例均有发热、咳嗽, 1例有头痛, 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 3例脉搏增高, 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 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 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3例 C反应蛋白( CRP)、超敏 CRP升高, 1例降钙素原升高; 3例白球比例降低。 2例胸部 CT为两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分布在肺外周及胸膜下, 2例为单肺、单发扇形磨玻璃样影, 1例伴有片状实变影。结论早期 COVID-19病人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常规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超敏 CRP和 CRP可见升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单肺、双肺多发或单发肺部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肺癌(腺癌组24例,鳞癌组20例,小细胞肺癌组12例)、34例肺部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5组血清CEA、CYFRA21-1、NSE和CA72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和小细胞肺癌组NSE均明显高于相应其他4组(P<0.01).腺癌组CA7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小细胞肺癌组NSE和腺癌组CA72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 <0.05 ~P<0.01).4种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性为88.9%~ 94.4%,敏感性为28.6% ~41.1%.联合检测后,特异性略下降(83.3%),但敏感性明显提高(87.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和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5.
孟凡亮  高硕  叶亚兰  谢斌 《安徽医学》2015,36(4):430-43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老年晚期NSCLC患者55例,采用χ2检验比较培美曲塞单药化疗27例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8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培美曲塞组部分缓解(PR)4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11例,控制率为59.3%,无疾病进展期(PFS)为5.9个月;吉西他滨组PR 3例、SD 11例、PD 14例,控制率为50.0%,PFS为5.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1.1%(3/27),吉西他滨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1.4%(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朱洪斌 《安徽医药》2019,23(6):1179-118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8 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64例胸腔积液病人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1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和33例良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浆和胸腔积液D-二聚体的表达,探讨D-二聚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病人胸液和血浆中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比值同样较对照组增高(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胸液D-二聚体 4.34 μg/mL为最佳cut-off值,其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83.4%;取胸液与血浆D-二聚体的比值为4.3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89.1%。选择胸液与血浆D-二聚体比值联合胸液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其灵敏度为83.7%,特异度为93.2%。结论 D-二聚体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不同分期中静脉血数值的变化,了解其在本病的价值。方法104例入组病例平行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患者静脉血CRP,对各组数据作出统计学分析;对AECOPD组治疗前、后CRP结果作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CRP在AECOPD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AECOPD组治疗后CRP较S-COPD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S-COPD组CRP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 <0.005);根据ROC曲线,选择CRP>14.6 mg/L为停用抗菌药物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结论 CRP在COPD患者不同分期存在显著变化,可以作为AECOPD患者停用抗菌药物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40例纳入AECOPD组,并按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单纯AECOPD组(20例)和AECOPD合并呼衰组(20例),收集同期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纳入SCOPD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AECOPD组、SCOPD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含量,分析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单纯AECOPD组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之间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AE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S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单纯AECOPD组,AECOPD组外周血NLR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P 0. 01)、D-二聚体与hs-CRP呈正相关(P 0. 01)。结论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并发呼吸衰竭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COPD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ECT2(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sequence 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NSCLC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的ECT2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结果 ECT2蛋白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1218.62±224.18 ng/l和489.46±68.15 ng/l (P0.05),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取ECT2:906.24 ng/l为最佳cut-off值,其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91.4%,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结论外周血中ECT2蛋白在NSCLC中表达水平增高,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