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大骨瓣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大骨瓣手术),各25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脑血肿清除程度[自发性脑出血评分(IC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及死亡、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ICH评分及脑脊液TNF-α、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ME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4.00%、8.00%(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大骨瓣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大骨瓣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大骨瓣手术),各25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脑血肿清除程度[自发性脑出血评分(IC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及死亡、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ICH评分及脑脊液TNF-α、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ME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4.00%、8.00%(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绪论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大骨瓣手术.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Gastrodin)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天麻素(2.5 ~80.0μmol/L)分别处理 U87细胞24、48、72h,检测细胞增殖确定最佳给药浓度;U87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天 麻素低、中、高浓度组(Gastrodin-L、Gastrodin-M、Gastrodin-H 组,天麻素工作浓度分别为5、10、20μmol/L)、天麻素+ cAMP/PKA 信号通路抑制剂组(Gastrodin+H-89组,20μmol/L 的天麻素与10μmol/L 的 H-89共同处理细胞),分别 检测 U87细胞增殖、凋亡及cAMP及 CyclinD1、p21、Bax、Bcl-2、Caspase-3、p-PKA、PKA、p-GRK2、GRK2的蛋白表达水 平。结果 2.5~80.0μmol/L的天麻素均可抑制 U87细胞增殖,选择浓度为5、10、20μmol/L的天麻素进行后续实验。 与 Control组比较,Gastrodin-L、Gastrodin-M、Gastrodin-H 组 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MP、p21、Bax、Caspase3、p-PKA、p-GRK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S期与 G2/M 期细胞比例、集落形成数、CyclinD1、Bcl-2蛋 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 Gastrodin-H 组比较,Gastrodin+H-89组 G0/G1期细胞比 例、细胞凋亡率、cAMP、p21、Bax、Caspase-3、p-PKA、p-GR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 P<0.05),S期与 G2/M 期细 胞比例、集落形成数、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天麻素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 GRK2通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38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迟发颅内血肿、术中弥漫性脑肿胀、严重的脑挫裂伤、外伤性的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GOS评分,术后6个月恢复轻残8例(21.1%),中残7例(18.4%),重残5例(13.2%),植物状态3例(7.9%),死亡15例(39.5%)。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3例,慢性全身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80例,4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大小、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优良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为57.5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80例,4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大小、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优良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为57.5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硬质神经内镜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内镜组(20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中线移位、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血肿复发、积气、积液、感染、癫痫和脑实质损伤)等。结果内镜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5%,中线移位减小,住院时间与引流管放置时间缩短,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患者癫痫和脑实质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内镜组比较,对照组患者血肿复发率、颅内积气积液以及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对病人神经功能修复的改善作用。方法颅骨缺损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时间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3~6个月),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1~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的病人的优良率93. 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67%(P 0. 05);采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的观察组病人的术后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病人的SF-36量表除躯体疼痛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能够帮助颅骨缺损病人提高临床疗效,并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及减少病人躯体疼痛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