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立飞  孙永进  杨祖华 《安徽医药》2018,39(9):1122-1124
目的 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于术后即刻、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ODI),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0,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3.04,P<0.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个月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ODI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5.56%。结论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进行PELD,术中椎间孔成形更加精准、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立飞  孙永进  杨祖华 《安徽医学》2018,39(9):1122-1124
目的 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于术后即刻、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ODI),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0,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3.04,P<0.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个月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ODI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5.56%。结论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进行PELD,术中椎间孔成形更加精准、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