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呼吸衰竭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咳嗽反射受抑制,咳痰能力丧失,因此气管内吸痰成为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的重要方法。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其中最常见的是呼  相似文献   
2.
胡锦秀  陈倩倩  张卉  汪娟  朱鹏 《安徽医学》2020,41(6):724-726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对食道癌围手术期患者认知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普胸外科2018年4~10月符合标准的1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知晓率、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纳入84例和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于食道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5.45% vs 7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2.42% vs 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76% vs 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7% vs 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0.91% vs 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适合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食管外科研究热点,包括颈部吻合及胸内吻合.胸内吻合正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有研究显示其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特别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及吻合口漏等的发生率[1].然而镜下消化道重建仍面临许多挑战,尽管目前有Orvil装置[2-3]和Endo-Stitch[1,4]等器械,但费用昂贵.我们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采用镜下荷包缝合技术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胸内吻合术治疗37例中下段食管癌,总结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2例采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分析总结护理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出院,无胸部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20 ~ 7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20 ~ 150 ml,平均60ml;术后胸腔引流量120~350 ml,平均190 ml;术后住院4~8d,平均6d.结论 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可提高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同一治疗组医师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完成的9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置和未留置胃管患者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管重置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留置胃管组相比,未留置胃管组患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4.4%(20/45)比100%(45/45),P<0.01],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中位2 d比9 d)、术后排气时间(中位3 d比6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7 d比12 d)均明显缩短(均P<0.01);而两组术后呕吐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的,可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291例行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者20例,中段239例,下段者32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McKeown术)230例;胸腹腔镜联合右胸内吻合(微创Ivor Lewis术)61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55例(Ⅰ a期28例、Ⅰ b期27例),Ⅱ期109例,Ⅲ期69例(Ⅲa期36例、Ⅲb期33例),Ⅳ期58例.结果 除4例中转手术(1.4%)外,其余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13例(4.5%),吻合口狭窄5例(1.7%),肺部感染54例(18.6%)、7例并发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4例死亡(1.4%),心律失常8例(2.7%),乳糜胸9例(3.1%)、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33例(11.3%).随访1 ~ 32个月,274例成功随访(94.1%);42例死亡.随访中8例肝转移,1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脑转移,余者生存.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腔镜外科技术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应答因子 (SRF)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以及它和临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11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15例手术切缘黏膜组织中SRF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该转录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SR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在手术切缘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两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中SRF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SR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及其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腔镜和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非腔镜辅助Nuss手术(A组)与24例腔镜辅助Nuss手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至插管完成时间及手术时间[(10.5±1.2) min、(4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58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术前血清TK1的水平,同时检测40例食管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TK1水平;食管癌组随机抽取28例进行连续跟踪随访,检测其术后7 d、术后1个月的血清TK1水平。结果:食管癌组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和血清TK1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中随访的28例患者手术后7 d血清TK1下降不明显(P0.05),但术后1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检测血清TK1的水平对食管癌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