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脑出血42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2例小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有32例痊愈或好转,5例患者死亡,5例病情恶化。结论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小脑体征易被掩盖导致误诊,早期的CT或MR检查可确诊。出血量少,病情稳定者,内科保守治疗有效;出血量大(血肿直径>3cm)及症状加重者应积极争取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失败率中的效果与体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特性要因分析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采用鱼骨图分析及临床查检的方法找出主因,运用因果关联图分析问题点和主因的关系,冰山图分析存在的根本原因。针对7个真因,制定改进方案。经临床实践证明;制定静脉输液的标准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领取不同型号及材质的针头,制订新入人员血管评定并根据动态调整,制定静脉输液健康宣教手册及宣传栏。结果有效降低护士一次性静脉穿刺的失败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失败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30~80ml)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6例(微创组67例,对照组69例),对两组患者病死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微创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8.9%,对照组死亡20例,病死率为28.9%(χ2=4.348,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比较微创组和对照组死亡原因时,死于单纯脑疝的分别是33.3%和70.0%(χ2=4.8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均为内囊和脑叶出血,入院时出血量10-40 ml,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常规剂量甘露醇250 ml治疗;观察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半常规剂量甘露醇125 ml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速尿20 mg 1次静脉注射,6 h后改为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用药后72 h复查CT;14 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占43.3%)与观察组(占13.3%)和对照组(占1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50%;观察组83.3%;对照组86.6%。治疗组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可增加血肿扩大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建议早期使用速尿或半剂量甘露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6.
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在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GMS)对≥65岁的老年人(n=1757)进行了访谈,抑郁症由与GMS相配套的计算机诊断系统(Automated GeriatricExamination for Computer Assisted Taxonomy,AGECAT)进行诊断。使用标化率进行城乡患病率的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城市社区667人,农村社区1090人;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0%(95%CI:1.64%~5.57%)和6.24%(95%CI:4.67%~7.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担心子女、自评生活一般、与朋友交流(每月1次)和负性事件数(≥2件,近两年)是城市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独居OR(95%CI):8.63(1.76~42.45),均P0.05];担心子女、自评健康一般、有宗教信仰、从不与亲人交流、与邻居交流和负性事件数(≥2件,近两年)是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担心子女OR(95%CI):2.90(1.34~6.27),均P0.05]。结论:农村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高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相关因素多于城市社区;担心子女和近两年负性事件发生数量(≥2)是城乡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吴竹青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学》2015,36(12):1549-1552
我国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病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手段就是使血管再通,或通过侧支循环使缺血的脑组织得到新的血流灌注。目前研究发现脑侧支循环开放和建立可有效减少梗死中心范围和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真实情况,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1]。本文就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洪玉娥  吕莲 《临床医学》1999,19(1):63-64
随着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无症状性脑梗塞(asymptomatic infarction AI)的发现已不少见,且对AI的认识日益深入。本文通过观察60例AI病人,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42~82岁,平均63.6±4.4岁。<50岁4例,51~60岁13例,61~70岁28例,70岁以上15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9例,高脂血症20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第1、7、14天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体积,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第1、7、14天血肿体积和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干预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