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青海省境内的河湟谷地是我国胃癌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地区之一,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麓,地理位置特殊,具有民族多样性。本研究旨在分析青海省境内河湟谷地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河湟谷地2 379例胃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并按照1∶2比例设立对照组,进行组内患者对照研究。结果:男性胃癌构成比(78.52%)与女性胃癌构成比(21.48%)相比,10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6,P=0.241);青年型胃癌与老年型胃癌构成比近5年组与远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9,P=0.000);胃癌民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7,P=0.685);胃癌城镇与农村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2,P=0.294);胃癌家族史者构成比近5年组与远5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82,P=0.000);近5年组与远5年组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ki, HP)感染阳性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2,P=0.000);饮酒、进食速度快、高盐高脂辛辣食物、饮用浓茯茶及喜食过凉过烫食物与男性胃癌相关(P<0.05);高盐高脂辛辣食物及饮用浓茯茶与女性胃癌相关(P<0.05)。结论:河湟谷地胃癌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农村仍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胃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HP感染及家族遗传有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根除HP感染及遗传监测是今后该地区胃癌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57kip2和PCNA蛋白在西宁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对应的3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7kip2和PCNA蛋白,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8.3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51.61%),并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81.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61.29%),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与PCN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11,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7kip2低表达与PCNA的高表达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粪便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水平与结肠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严格按照排纳标准收集结肠息肉患者(结肠息肉组,n=50)、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n=30)及同期行结肠镜检查阴性的健康体检者(健康组,n=30)的粪便样本,用Q-PCR方法检测粪便样本中ETBF、Fn的水平,分析ETBF、Fn水平与结肠息肉的关系。结果 结肠息肉组粪便ETBF、Fn的水平比健康组高(P<0.05),比结肠癌组低(P<0.05)。粪便ETBF、Fn的水平在腺瘤性息肉组中显著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P<0.05),结肠息肉的直径、数量、发生部位、巴黎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ETBF诊断结肠息肉的AUC为0.781,敏感度为76%,特异性为70%,最佳临界值为31734.41copies/mg;粪便Fn诊断结肠息肉的AUC为0.733,敏感度为78%,特异性为60%,最佳临界值为23330.50copies/mg;当粪便Fn与ETBF联合诊断结肠息肉时,AUC增加至0.816,敏感度为82%,特异性为70%。结论 粪便ETBF、Fn水平的升高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结肠息肉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