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的白血病 ,属高危白血病 ,易发生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1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11月笔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 73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3例中男 40例 ,女 33例 ;中位年龄 38岁 ,其中急性白血病 48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 5例 ,白细胞中位数 2 6 0× 10 9/ L,脾脏肿大中位数 12 cm。 73例中均有中度至重度贫血 ,2 0例有咽喉、肺部感染 ,30例有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齿龈出血、鼻衄等。1.2 方法 :采用美国 Baxte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VD组和VAD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 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绍灵  苏鹏  施玲玲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2069-2071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与单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49例DLBCL患者分别接受6疗程CHOP方案或CHOP加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每3周1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R-CHOP组的CR率高于CHO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6%VS 65.4%,P=0.173)。中位随访时间为35月(4-66月),R-CHOP组及CHOP组的3年OS分别为75.0%±19.6%,54.9%±20.4%,P=0.043;而3年EFS分别为69.7%±20.9%,45.8%±20.6%,P=0.029。R-CHOP组的3年OS及EFS优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与单用CHOP方案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明显提高DLBCL患者的EFS及OS,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口腔的临床表征及诊断,为移植物抗宿主病口腔表征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66年~2010年3月),EMBASE(1989年~2010年3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年~2010年3月)中英文文献。纳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有口腔表征及诊断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显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腔表征的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标准不统一。结论:口腔溃疡,红斑病损,网状白斑病损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口腔的常见表征,多数患者伴有疼痛,唾液分泌减少。在临床上应该对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其诊断标准尚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67例AML患者的免疫表型.予标准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化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AML 67例,完全缓解38例,完全缓解率56.7%.AML患者中,淋系免疫表型CD7^+、CD5^+、CD10^+、CD19^+的完全缓解率低于CD7-、CD5-、CD10-、CD19-的完全缓解率,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y^+ 白血病完全缓解率33.3%,Ly- 白血病完全缓解率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的白血病细胞表型如有CD34、HLA-DR表达增强,预后差,有CD5、CD7、CD10、CD19、CD20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的AML对化疗反应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DG PET/CT与同机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和结外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淋巴结、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发现,299枚可疑受累淋巴结中确诊受累淋巴结272枚,90处可疑受累结外病灶中确诊受累结外病灶84处.18F-FDG PET/CT对受累淋巴结检出率为86.29%,高于同机CT的74.92%(P<0.05);18F-FDG PET/CT诊断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准确度均优于与同机平扫CT图像(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同机CT.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ongenital dysfibrinogenemia,CD)是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编码基因缺陷导致Fg分子结构与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该病可表现为无症状、出血、血栓或出血与血栓并存,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给其治疗带来困难.我国由于实验室检测Fg方法单一,易导致CD误诊或漏诊;近几年来,通过应用两种方法测定Fg活性及其抗原浓度,CD患者不断被发现并报道,医务工作者对该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其研究也深入到基因水平.但是,目前尚缺乏CD治疗的专家共识,为提高医务工作者对CD治疗的认识,本文将从CD的Fg结构特性、Fg基因突变引起的功能异常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健康状况,尤其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的口腔表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调查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存活的患者69例,以复诊的方式进行病史采集、口腔专科检查,详细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半相合骨髓移植(HBMT)免疫耐受的疗效。方法用雄性SD大鼠及雌性Wistar大鼠建立HBMT动物模型,取供鼠外周血诱导培养imDC,实验组(n=10):接受HBMT+供鼠imDC输注;对照组(n=10)只接受HBMT;观察比较2组受鼠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1)实验组受鼠的aGVHD发生率为60%(6/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0/10)(P<0.05);2)实验组受鼠的临床aGVHD评分为(2.7±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1.5)分(P<0.05);3)实验组受鼠小肠aGVHD的发生率44.4%(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0/10)(P<0.05)。结论 imDC可降低大鼠HBMT后aGVHD的发生率并减轻大鼠HBMT后aGVH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和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临床反应及认知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12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的1个月时间内定期观察病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思维及智力等认知功能变化情况,63例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32例)及常规康复训练组(31例),训练2个月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认知障碍患者病情稳定后5~7天左右出现注意力分散及记忆力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12~17天左右出现情感淡漠、思维淡漠及智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认知训练组的MMSE评分、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均明显改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认知障碍的识别及认知行为康复训练对早期诊断、病情的改善进展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