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藻酸双酯钠(PSS)属粘多糖类药物,我院自1988年应用PSS(青岛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880406)治疗心、脑血管疾病84例,有2例静滴PSS引起严重的心绞痛,现报告如下。例1,男,45a,因头晕1mo于1988年10月11日入院,诊断高脂血症。查体:BP17.3/10.6kPa,心率6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正常,血胆固醇6.5mmol/L,甘油三酯1.64mmol/L,β—脂蛋白5.9g/L。入院后应用PSS150 mg加入5%葡萄糖500mL,30滴/min,静滴,qd,用药至d8液体输  相似文献   
2.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肾盂切开治疗肾鹿角状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肾盂切开治疗肾鹿角状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肾鹿角状结石先行ESWL然后行肾盂切开取石,并放置双J管。结果 随访1-12个月结石排尽率为89.29%。结论 此方法可降低手术的难度、减少并发症,对肾功能损伤少,治疗和恢复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针刺疗法与心理治疗技术中的支持性心理疗法相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共62例。观察结果显示,本疗法对心脏神经症的心悸、心慌、心前区不适等主诉及心电图检查的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T段改变,疗效确切,起效迅速,观察半年以上,长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5.
6.
静脉注射是目前化疗的主要治疗途径,而组织渗漏性损伤与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后常见副作用,不但加重了患者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并易产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8.
薛红健  曹秀生 《武警医学》1994,5(3):142-143
经皮穿刺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附54例临床观察)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薛红健,曹秀生(徐州221005)经皮穿刺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及栓塞术(TAE),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有较高的疗效,甚至被推荐为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TGF-βR1在31例BPH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结论:TGF-βR1在BPH组织中表达增高,尤其在上皮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影响了TGF-β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BPH的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行为学和形态学方法检测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大鼠痛阈及脊髓γ-氨基丁酸转运体-1(γ-ami-nobutyricacidtransporter-1,GAT-1)表达的影响,探讨巴氯芬影响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行为学实验,建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模型,神经结扎后3d形成神经病理性痛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鞘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μg、0·3μg或1·0μg巴氯芬,注射容积均为10μL。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h、1h、2h、4h、8h、12h、24h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withdrawal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withdrawal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形态学实验,坐骨神经结扎后3d形成神经病理性痛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Bac组和NS组,鞘内分别给予0·3μg巴氯芬或生理盐水10μl,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24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AT-1的表达。结果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及给药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其效应分别持续2h、4h、8h。鞘内注射巴氯酚1·0μg,大鼠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鞘内注射巴氯酚0·3μg后1h、4h,脊髓背角GAT-1灰度值明显降低,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氯芬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具有抗痛觉过敏的作用,脊髓GAT-1的表达减少参与其中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