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15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在接种两剂已上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群中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设计,筛选入组360例已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3~4个月、6~8个月、11~13个月的18周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并接种1剂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研究用疫苗接种前、接种后14 d血样,用于体液免疫检测,收集研究用疫苗接种后1个月内的所有不良事件。 结果 本研究入组360例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间隔时间分3组(A组91~120 d,B组181~240 d,C组331~390 d),各组120例,无研究对象脱落。三组年龄均值分别为38.13、40.22和45.73岁,各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16,P<0.001),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 IgG GMC(几何平均浓度)免疫前分别为4.81、4.23、2.12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4,P<0.001),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三组免疫后 IgG GMC 分别为106.69、124.05、80.04 A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28,P=0.133)。三组 IgG 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4.17%、87.50%、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1,P=0.214)。免疫前血清针对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不同组别的中和抗体滴度比较,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为1∶2.18、1∶2.18、1∶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1,P=0.990);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2.09、1∶2.17、1∶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8,P=0.686)。免疫后血清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 GMT为1∶31.09、1∶34.90、1∶2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62,P=0.106);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61.46、1∶77.44、1∶4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05,P=0.123)。序贯加强免疫后血清对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2.78%、83.33%。三组 SARS-CoV-2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67%、87.50%、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0,P=0.026),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三组 SARS-CoV-2 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50%、84.17%、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3,P=0.075)。发生不良事件人数为124人,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为34.44%。各组发生率分别为35.83%、40.83%和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64),所有研究对象出现的不良事件以接种部位不良事件为主,主要表现为疫苗接种部位疼痛(23.89%);全身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6.94%),未发生与疫苗接种有关的SAEs。结论 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较长间隔期的免疫前IgG和免疫后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较低,不同间隔期的免疫后IgG 、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中和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基础免疫后6~8个月为最佳的接种间隔。  相似文献   
2.
重复测量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测量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是医学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研究设计类型,二者在形式上常较为接近,尤其是当重复测量或区组因素均与时间效应有关时,更易使人产生混淆[1].在实际工作中,两者误用的情形并不少见.如此不仅会损失原始数据的部分信息(如重复测量数据内部的相关性),甚至有可能导致统计分析结论的错误.因此本文就重复测量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的自身特点及其区别作一番介绍,并运用实例对两种设计类型的SPSS软件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蕲蛇药材正品及其市场收集样品的Cyt b基因序列,为蕲蛇药材分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yt b基因,对蕲蛇药材及其市场收集样品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蕲蛇药材存在着混杂现象;蕲蛇药材正品与其市售混淆品的Cyt b基因序列有着显著差异,该序列在蕲蛇种内差异率为0%~0.91%,与混淆品间的差异率为18.57%~23.78%。结论Cyt b基因序列是一种鉴别蕲蛇药材与其混淆品较好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研究高铁饮食对非洛地平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给药、双交叉试验设计。12条健康Beagle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条,分别空腹和餐后服用5 mg非洛地平片,给药前后按不同采血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用DAS3.2.8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空腹与餐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12.59±2.17)、(7.13±2.96)ng/mL,tmax(1.25±0.24)、(1.32±0.35)h,t1/2(1.1±0.69)、(1.2±0.72)h,AUC0-12(19.46±5.23)、(11.87±3.85)ng·h-1·mL-1,AUC0-∞(20.69±5.75)、(12.76±4.18)ng·h-1·mL-1。以AUC0-12计算,实验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61.0±12.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eagle犬的生物利用度偏低,而且达峰浓度也降低,说明食物中Fe3+抑制了非洛地平药物的吸收。结论 高铁饮食可显著降低非洛地平片在Beagle犬体内的吸收程度,但不影响其吸收速度。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量肝素钙口服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钙(LMWH-Ca)口服制剂的制备和口服吸收。方法将LMWH-Ca用聚乙二醇制成微囊、β-环糊精(-βCD)包合和在LMWH-Ca口服液中加入促胃肠道黏膜吸收剂N-[10-(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癸酸钠(SNAD)等方法制备成不同制剂后,SD大鼠采用灌胃给药,用生色底物法测定不同取样时间的药物浓度。结果在试验的LMWH-Ca口服处方中,加入SNAD的处方具有较好的吸收。结论SNAD对LMWH-Ca口服制剂具有优良的促胃肠道黏膜吸收能力,有助于LMWH-Ca口服制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冬梅  刘丛彬 《安徽医药》2005,9(5):328-329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桂枝茯苓颗粒剂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桂枝茯苓提取物及药材原粉中加入1倍量的糊精,少量微晶纤维素和甜蜜素,并以10%的CMC-Na作为黏合剂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助悬性、成型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络欣通对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作大鼠气虚血瘀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2小时,再灌注1天、3天后,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NO含量,iNOS、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O含量显著降低,脑缺血半暗带的e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iNO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脑络欣通具有显著降低NO含量和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和促进eNOS蛋白表达,抑制iN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滁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滁菊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滁菊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醇(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α-香树脂醇(4)、胡萝卜苷(5)、ineupatorolide B(6)、紫丁香苷(7)、绿原酸(8)、petasiphenol(9)、大黄素甲醚(10)、金合欢素(11)、异泽兰黄素(12)、槲皮素(13)、香叶木素(14)、木犀草素(15)、芹菜素(16)、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9)、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20)、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21)。结果:其中,化合物1~12、18和20为首次从滁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3~16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强于Vit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