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宁颗粒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吸入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早晚各1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哮喘宁颗粒,25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IFN-γ、IL-4、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宁颗粒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张富丽 《北方药学》2018,(4):162-163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已经成为全民族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理解、记忆等能力减弱,对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不能遵从医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程度.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药学服务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全程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赵峻 《中国实用医药》2014,(28):150-152
目的 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情况的变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MRSA菌、MRCNS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酶的菌株。结果 2013年MRSA检出率与2012年检出率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MRCNS、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株数中ESBLs酶阳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病原菌分布及特殊病原菌的情况,协助临床医师参考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控制和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护,为医师和护士提供药学意见与建议,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结果 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相关知识与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真实世界中的医药大数据,挖掘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信号,促进此类药物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反应数据库中2014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不良反应报告。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使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数据交叉对比分析,对PD-1/PD-L1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获得PD-1/PD-L1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106 946份。经数据挖掘,有显著意义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2741个,其中帕博利珠单抗886个、纳武利尤单抗956个、阿替利珠单抗545个、度伐利尤单抗255个、阿维鲁单抗99个。全部风险信号共累及25个系统或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感染类疾病等。报告数前20位的不良反应中未在说明书中出现的信号有22个。所有PD-1/PD-L1抑制剂均存在的风险信号包括自身免疫性结肠炎、肿瘤溶解综合征、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心肌病等。结论 临床使用PD-1/PD-L1抑制剂时,应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胃肠道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感染,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麝香心脑乐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次,1次/d,连续服用7 d后改为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麝香心脑乐片,3片/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47%(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内径(LVESD)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cTnI、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ng Ⅱ、ET-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Ang Ⅱ、ET-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心脑乐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cTnI、CK-MB、Ang Ⅱ、ET-1、TNF-α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苏华振  魏明 《安徽医药》2020,24(4):651-655
目的探究氯沙坦对急性肺损伤( ALI)小鼠肺部组织及肺树突状细胞( DC)结构功能的作用。方法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12月取 72只 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 ALI模型组、氯沙坦干预组各 24只。 ALI模型组:向气管中注射 2 mg/kg的脂多糖( LPS)来构建 ALI模型,行气管注射脂多糖的前 30 min,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氯沙坦干预组:在向气管中注射 2 mg/kg脂多糖之前的 30 min,对其进行腹腔中注射 15 mg/kg的氯沙坦。健康对照组:气管中注射 PBS,量与脂多糖是相等的,在行气管中注射 PBS的前 30 min对其进行腹腔 PBS的注射,注射的量与之前相等。在 PBS或脂多糖注射之后的 6、12、24 h使小鼠死亡,收集其肺部组织。肺部结构切片用苏木素 ?伊红( HE)进行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肺部结构病理学变化,评估肺部炎症损伤程度,同时检测肺部湿重和体质量的比例( LW/BW)。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肺部结构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部单个细胞悬浮液中 DC的比重和 CD8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Ⅱ的表达。结果 ALI模型组小鼠的肺部结构中,肺泡间隙加宽,间质内的血管有明显的充血,出血以及炎性细胞的弥漫性浸润现象。经氯沙坦干预的小组小鼠肺部结构受损程度较轻,肺部损伤评分明显减低( P<0.05)。 ALI模型组小鼠肺部 LW/BW(0.71±0.04),(0.69±0.05)和( 0.67±0.05)%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的同一时间点肺部组织 LW/BW(0.49±0.03),(0.51±0.04)和(0.50±0.03)%,经氯沙坦干预的小组中 LW/BW(0.63±0.04)(0.61±0.03)和( 0.58±0.06)%与 ALI模型组相比较显著减低,但是仍旧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 ALI模型组的肺部结构中 IL?6(2 864±185)(3 568±369)和( 3 018±264)pg/mg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 396±96)(341±72)和( 355±108)pg/mg,氯沙坦干预组( 2 135±193)39±238)和( 1 786±153)pg/mg能够明显降低 ALI小鼠的肺部结中 IL?6水平( P<0.05)但是其仍旧显著大于健康对P<0.05)。 ALI模型组肺 DC比例( 3.18±水平,(25,构,照组(0.43),(3.34±0.37)和( 3.48±0.45)%显著升高,能够表达 CD80分子的肺 DC(9.78±2.37(10.56±2.69)和( 12.43±3.07)%显著升高( P<0.05)经氯沙坦干预过的小鼠表达 CD80分子的肺部 DC与 ALI模型组相比较降低,但其仍旧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氯沙坦干预以及 ALI模型组两部分表达的 MHC Ⅱ的 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氯沙坦能够对 ALI产生局部的保护效果,提示其对 ALI发挥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肺 DC的成熟抑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多组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TOPSIS分析对不同产地所得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为青钱柳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取不同产地所得18批青钱柳为检测样品,以熊果酸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法同时测定青钱柳中14个成分的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和熵权TOPSIS分析法对不同产地青钱柳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要求。以熊果酸为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稳定性、耐用性良好(RSD均小于2.0%),外标法实测值与QAMS法计算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18批青钱柳可聚为3类,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熊果酸、阿福豆苷和异槲皮苷是影响青钱柳产品质量的主要成分;EW-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贵州和四川地区所得青钱柳质量最优,其次为湖南、江西和安徽。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青钱柳内在质量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杜蛭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次,同100 mL生理盐水配伍,1次/d,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杜蛭丸,5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评分、血清学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97.87%,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蒙特利尔认知(Mo CA)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IM评分、Mo CA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半乳糖凝集素3(Gal-3)、趋化因子CXCL12(CXCL1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1(ET-1)显著降低,但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 W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e 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杜蛭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艳艳  王延虹  时磊 《中国药事》2020,34(8):967-972
目的:探讨建立神经营养类药物综合管控模式,规范此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减少患者药品费用。 方法:从多角度出发建立综合管控模式,包括依据循证证据制订神经营养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标准;动态监测神经营养类药物的患者次均费用;制定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干预手段。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使用神经营养类药物的疾病进行综合管控并考察管控效果。结果:在综合管控模式下,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神经营养类药物使用不合理率由26.2%下降至11.4%,患者次均费用由1196.1元/人下降至751.6元/人。结论:多角度综合管控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神经营养类药物的规范化、合理化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