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随着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代谢综合征(MS)的预防与控制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脂质比值是重要的筛查指标之一,与MS之间的关系成为热点研究话题。目的 基于贵州省多阶段横断面研究人群分析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总胆固醇/HDL-C(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MS发病风险的关联及预测价值评价。方法 回顾性选取贵州省参与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和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的21 727例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根据是否患有MS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n=4 981)和非MS组(n=16 746)。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男性和女性TG/H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C对MS的预测价值。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脂质比值预测MS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2.
叶菁菁  张咏梅  令狐玉双  秦灵 《全科护理》2021,19(14):1902-1907
阐述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综述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早期快速康复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在对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病人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早期快速康复方案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人提供全面且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自我管理是影响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存活和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受者个体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四个方面对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总结了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的内容、自我管理现状,分析了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肾移植受者健康结局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综述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病人肠道功能评估方法,包括病史采集和一般资料、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实验室检查、非侵入性评估、侵入性评估、评估量表,以期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病人肠道评估方法的认识以及在选择评估工具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契合新时代"互联网+"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要紧跟互联网步伐积极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的使用意识,探索创新高效的护理服务形式,以期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担[1]。研究显示[2],国内外众多学者将"互联网+"应用于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钙素原(PCT)在肝衰竭合并感染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37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诊断均为病毒性肝炎。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3例和未感染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PTA。此外,根据肝衰竭感染患者治疗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两亚组患者血清PCT、IL-6、CRP及PTA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IL-6、CRP及PTA对肝衰竭感染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结果 肝衰竭患者感染率为60.58%(83/13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2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9株占25.00%、真菌15株占41.67%;感染组血清PCT、IL-6及CRP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PTA低于未感染组(P<0.05);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中,死亡组患者血清PCT、IL-6及CRP高于存活组(P<0.05),而PTA低于存活组(P<0.05);PCT、IL-6、CRP及PTA对肝衰竭感染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831、0.802和0.721。结论 肝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风险,血清PCT及IL-6、CRP炎性指标和PTA可作为肝衰竭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对本科实习护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每月常规教学查房2次+多专科联合进行护理教学查房2次。对照组,每月按常规教学查房方式完成4次查房。在每一次查房完成后应用教学查房评价指标对两种查房方式进行评价,每一轮护生入科时和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结果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出科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有统计学意义,多专科联合查房同学的成绩明显提高,能够增强护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月至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流动青少年1 060人,931人(87.8%)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8.2%性行为对象为同性,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5);近一年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占47.9%,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每日工作时长在11~<14 h是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保护因素,年龄在20~24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大专、月收入2 000~<5 000元是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人群婚前性行为及HIV相关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每日工作时间越短、月收入越高的流动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婚前性行为,女性同性性行为也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阐述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概念,描述当前多模态(行为及生理模态)数据融合在新生儿疼痛评估技术中的应用,提出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使新生儿疼痛评估更高效、准确,未来的多模态智能疼痛识别技术在成熟的基础上应丰富不同疼痛类型识别的算法,抓住新生儿疼痛的共性反应,并在新生儿的疾病发生中检验疼痛对病情进展的预警价值.此外,护理人员应与大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心肺复苏教育游戏对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教学知识获得与保留的影响,为提高心肺复苏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级护理本科生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分别运用传统教学和心肺复苏教育游戏教学.教学后1周评价两组心肺复苏教学知识获取情况,临床实习第3、6、10个月评价两组心肺复苏教学知识保留水平.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总分与综合能力得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知识保留趋势预测分析显示,学生知识保留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下降至6个月后,进入一段较平稳的阶段,至第10个月后,预测分析呈现继续下降趋势.结论 心肺复苏教育游戏用于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教学,有利于护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持续保留,可作为心肺复苏护理教育的辅助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后第6个月复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