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至大鼠视网膜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能导致进行性感光细胞变性和视觉障碍的遗传病症候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视网膜移植是最接近临床应用治疗RP的方法。当RP进展到晚期,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都出现变性死亡,单独移植这两种成分都没有作用,此时病变视网膜的修复需要全层视网膜的移植。我们将青紫蓝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到正常Wistar大鼠和视网膜变性RCS大鼠的视网膜下腔,观察移植物在宿主视网膜下腔的发育状况,从而探讨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用组织黏合剂治疗角膜穿通伤对眼前节的刺激反应,及对角膜内皮细胞和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角膜穿通伤模型,右眼采用医用胶黏合、左眼采用缝线缝合术,术后大体观察兔眼前节情况;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变化,抽兔眼房水行房水蛋白含量测定,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医用胶组和缝线组角膜伤口均密闭。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穿通伤口周边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无明显差异。房水蛋白含量在术后7d均为最高,医用胶组和缝线组分别为(0.561±0.284)g·L-1、(0.523±0.303)g·L-1,随伤口愈合术后90d恢复正常,各观察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透射电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示:术后14d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两组均可见细胞内少量粗面内质网扩张,空泡稍增多,线粒体肿胀;术后30d均恢复正常。结论医用组织黏合剂治疗角膜穿通伤口组织相容性好,对眼前节无明显刺激反应和异物反应。 相似文献
3.
PRK与LASIK矫治远视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可蚀盘矫治远视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抛光技术。对25例患者40只远视眼进行矫治。其中PRK16眼,LASIK24眼,患者术前屈光度 1.62- 6.25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术后12个月,PRK组有2眼(12.5%),LASIK组有3眼(12.5%)最佳矫正远视力丢失2行以上;而最佳矫正近视力丢失2行以上者分别为1眼(6.3%)和2眼(8.3%)。平均裸眼远视力PRK组为0.55,LASIK组为0.68;平均裸眼近视力PRK组为0.66,LASIK组为0.85,PRK组有12眼(75.0%),LASIK组有20眼(83.3%)残余屈光度在-1.00D- 1.00D之间。术后1-3个月,PRK组平均回退量为0.95D,LASIK组的平均回退量为0.76D;术后3-6个月,其回退量分别为0.35D和0.08D;术后6-12个月,回退量分别为-0.22D和0.00D。两种术式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矫治远视是安全的,PRK与LASIK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但LASIK较PRK更容易稳定,且有效性和预测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从我院留学生来源、组成、文化背景等特点入手,综合了带教澳洲留学生10年的亲身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的教学体会和感悟:统筹规划,带教前就准备好完整、详备的教学计划;采用典型病例教学和层层提问引导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相应正文修改];同时在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双管齐下:约束加引导,为眼科视光学留学生教学提供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眼发育的特点与先天性遗传性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儿童眼发育的特点1.1眼球大小与眼轴的发育1.1.1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见图1):(1)出生时眼前节已达成年的75%~80%,但眼后节仅为成年的50%。(2)巩膜表面积为成年的1/3(新生儿812mm2,成人2450mm2)。(3)出生后眼球的发育一直到12岁左右才达成人大小,但出生后6月增大了50%。(4)巩膜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采用氪黄激光穿透结膜拆线技术较以往的巩膜瓣可拆缝线技术简单、方便,有效地防止了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并获得良好稳定的远期眼压控制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缝线氪黄激光拆除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5例患儿(6~14岁)36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LASIK术后第1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75D和8.30D,术后3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术后3~6个月部分回退,6~12个月趋于稳定。Simk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切削区角膜地形图的形态以平滑型居高术后偏心切削占55.56%。结论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156例老年低视力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低视力门诊中老年低视力的主要致病原因,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HO1996的低视力标准,随机序列选取低视力门诊156例(310眼)老年低视力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记录最佳矫正视力和所患眼病,统计分析所患眼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引起老年低视力的主要眼病有高度近视眼病71例(占45.51%),黄斑病变29例(占18.59%),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各17例(占10.90%),视网膜脱离16例(占10.26%)等。结论高度近视眼病、黄斑病变应成为老年低视力的防治重点,农村老年低视力患者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对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评估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氯霉素滴眼液冲洗、75%乙醇搽拭和0.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 NaDCC)浸泡是目前我国临床最常用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眼科检查用接触镜,用上述三种消毒剂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消毒:1)擦拭;2)浸泡消毒5min;3)浸泡消毒10min,n=9.然后镜面采样,对细菌群落培养并计数以评估细菌量,观察消毒效果。同时评估消毒后镜头的清晰度。结果:细菌负荷量为1×108/mL×50μL/镜头等于5×106/镜头。 NaDCC或乙醇消毒显著降低了细菌量;擦拭消毒时,75%的乙醇和NaDCC的消毒效果与氯霉素滴眼液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不能达到临床消毒要求,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浸泡消毒效果与时间正相关,75%的乙醇和NaDCC浸泡10 min最有效,能完全达到临床消毒要求,氯霉素滴眼液浸泡10 min仍然不能达到临床要求。但乙醇会影响镜头的清晰度。结论:NaDCC浸泡消毒10 min 或更长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