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快速测定重症感染患儿微量血浆/血清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浓度。方法 血浆/血清10μL经甲醇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内标分别为利奈唑胺-D3和去甲万古霉素;用Kinetex? EVO C18柱(30.0 mm×2.1 mm, 2.6μm)分离,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μL,分析时长:2 min。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下,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定量下限和标准曲线、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血清和血浆样品的交叉验证、溶血效应和高脂效应。结果 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内标利奈唑胺-D3、去甲万古霉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18、1.03、1.17、1.01 min。利奈唑胺在0.2~25.6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y=8.95×10-1x+3.49×10-3(r=0.997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SHIMADZU VP-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波长为254、283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建立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批次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建立了藿香正气软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15批藿香正气软胶囊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8以上;对甘草苷、柚皮芸香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欧前胡素、和厚朴酚、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厚朴酚10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区分各样品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为水合氧化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厚朴酚和甘草苷。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雷蓉  周亚楠  白洁  苏建  刘永利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0):1988-1994
目的 建立四季三黄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识别模式对其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 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100 mm×2.1mm,2 μm),以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对四季三黄片批次间质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有21个共有峰。4家生产企业的23批样品相似度为0.442~0.999,筛选出了影响质量的11个差异性标志物,结果表明不同企业样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3家企业内批间一致性较好,1家企业内批间一致性较差。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专属性,能科学评价四季三黄片质量一致性,可为四季三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建立心悦胶囊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d和20(S)-人参皂苷F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 ℃,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6个成分分别在质量浓度为9.638~963.800、9.839~983.900、9.951~995.100、5.270~1 054.000、9.608~960.800、4.905~981.000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9%(2.2%)、100.1%(1.5%)、97.2%(1.8%)、98.5%(2.3%)、96.6%(2.8%)、100.2%(3.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心悦胶囊中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制川乌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优化固相萃取技术,建立同时测定制川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强阳离子吸附树脂MCX固相萃取小柱对制川乌进行纯化,制备供试品溶液;使用COSMO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32 nm。结果 6个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100.2% 、100.8%、99.0%、99.7%、98.2%, RSD分别为0.9%、1.2%、0.9%、1.3%、1.5%、1.0%。结论 改进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制川乌含量测定的方法,解决了样品前处理复杂、使用有毒有害试剂较多的问题。建立了同时测定制川乌6个生物碱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对不同仪器和不同色谱柱的适应性好,可用于制川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菊降压胶囊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洋蓟素、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8个成分的含量,并结合量值传递规律对菊花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8 nm。以上述8个成分的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从饮片到提取液的量值传递分析。结果:8个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洋蓟素、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分别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101.9%,RSD为0.066%~0.64%。3批山菊降压胶囊样品中测得的上述8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57~0.279、0.629~0.650、0.402~0.476、0.454~0.539、1.118~1.278、0.653~0.740、0.659~0.706、1.138~1.167 mg·g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剂]中5种特征成分,并对87批样品(注射液63批,冻干剂15批,粉针剂9批)进行测定,对批次间、企业间及剂型间样品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 样品经提取后,采用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了绿原酸、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连翘苷5种特征成分,色谱柱 :Waters HSS T3 C18(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1,绿原酸、咖啡酸及连翘酯苷 A检测波长为 324 nm,黄芩苷检测波长为 276 nm,连翘苷检测波长为228 nm;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稳定性方法学考察;取样品3批,分别按建立的方法、现行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建立的方法对87批样品进行测定。绘制各测定指标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或箱式图,进行注射液不同企业间、批次间各成分含量差异性分析;绘制5个成分及绿原酸和咖啡酸总量的平均含量分布情况雷达图,进行不同剂型之间结果差异性分析;采用 minitab软件对 87批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 UPLC波长切换法经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与现行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比对,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注射液 2个生产企业样本数相当,绿原酸和咖啡酸总量的均值及离散程度无差异,但不同企业2种成分比例存在差别;黄芩苷、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含量均值一致,离散程度一致,不同生产企业、不同批次间无显著性差异。雷达图结果显示,冻干剂与粉针剂工艺除干燥方式外完全一致,其绿原酸、咖啡酸、两者总量及黄芩苷含量比例落点几乎重合;连翘苷与连翘酯苷A在粉针剂中含量是冻干剂的近2倍,且批次间差异性大;纵向比较3个剂型,除连翘苷含量相近外,其余成分含量差别均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不同剂型被明显区分,现行质量标准控制项目越多的剂型,样品越集中。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在多样本测定的基础上为标准统一及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生物碱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择PICKERING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和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32 nm,进样量15 μL。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8%)、99.9%(RSD=1.0%)、100.6% (RSD=1.4%)、100.8%(RSD=1.5%)、100.9%(RSD=1.5%)、100.6%(RSD=0.8%)。5批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5~2.9、5.4~27.4、0.5~10.5、18.8~24.6、18.8~30.2及142.4~181.6 μg·g-1结论:所建立的同时测定6个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小活络丸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小活络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雷蓉  刘亚茹  苏建  刘永利 《药学研究》2023,42(8):574-578,60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三种糖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结合色度值分析参麦颗粒色泽与糖类含量的相关性,为参麦颗粒处方制法中辅料蔗糖用量和温度控制提供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游离糖的控制指标,评估参麦颗粒中辅料蔗糖的每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HPLC测定30批参麦颗粒的糖类成分(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计算游离糖的每日摄入量及供能比;采用Adobe Photoshop对来自同一光源下的参麦颗粒进行色度值(L*、a*、b*)的测定,对色度值及糖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 参麦颗粒各厂家辅料蔗糖用量均超过处方规定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与色度值L*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根据参麦颗粒颜色初步判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颜色越深,颗粒越偏红、偏蓝,含量越高。30批样品按不同厂家分别聚为三类,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参麦颗粒颜色和糖类成分含量有差异显著,颜色越深,蔗糖降解越严重。30批参麦颗粒样品的蔗糖供能比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的10%,建议厂家开发无糖剂型。结论 所建立的糖类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处方制法合理性提供参考,为制粒过程温度控制提供依据;通过控制蔗糖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鹿衔草药材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对其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鹿衔草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鹿衔草的鉴别项进行研究,增加了粉末显微鉴别,修订了薄层鉴别中的薄层板和展开剂;增加了鹿衔草质量标准中有关杂质的检查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衔草中的水晶兰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修订了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通过直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14批鹿衔草样品部分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粉末显微鉴别法使标准控制更为完善;与原标准的薄层鉴别项比较,新建方法通用性好,斑点清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对不同仪器和不同色谱柱的适应性好;直观分析和PCA的结果均显示杂质是影响鹿衔草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增加和修订的检测项目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鹿衔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