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燕麦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燕麦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测定8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开始食用燕麦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和早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和早餐后2 h胰岛素(P-INS)、血脂(TG,TC)和食用燕麦50~100 g后第2、4、6和8周的FBG、PBG,第8周后的F-INS、P-INS、TG和TC.结果:食用燕麦治疗后,FBG、PBG、P-INS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而F-INS、TG、TC无明显变化. 结论:食用燕麦治疗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和餐后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72.
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定点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 SF  Chen G  Sun XT  Zhang K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991-993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130例胶囊式内镜检查病例中诊断为血管畸型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胶囊式内镜诊断为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11例病人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畸形者10例,均表现为无痛性反复多次解新鲜血便伴中重度贫血。10例病例确诊的患者通过术中辅助肠镜检查,精确定位后,采用点状、楔型和肠段切除。随访1~18个月,再出血1例。结论胶囊式内镜是目前小肠血管畸形较理想的诊断方法。术中辅助肠镜检查,采用点状切除结合楔形和肠段切除是治疗该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bcl-2 mRNA表达与抗癌药物敏感性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bcl-2 mRNA表达,并用MTT法测定10种抗癌药的抑制率,以正常健康人bcl-2mRNA表达水平均值作为分界点,分成阴性组和阳性组,统计比较抗癌药在两组中的抑制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bcl-2mRNA表达阴性组抗癌药抑制率大于阳性组,其中氮芥,阿糖胞苷,鬼臼乙叉甙存在显差异(P<0.05),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存在极显差异(P<0.01)。bcl-2mRNA阴性组化疗缓解率高于阳性组,两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 mRN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表达可作为一种多药抵抗分子来预测体外药物的敏感性,bcl-2mRNA低表达化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75.
76.

眼部疾病是全球的重要健康问题。代谢组学是对一个系统中的代谢物进行识别和定量的新兴研究技术,可用于阐明疾病机制及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为深入探究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简介了代谢组学的基本技术,汇总分析了代谢组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和干眼四种眼部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途径,并对代谢组学在未来眼部疾病管理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胆道疾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研究组在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模式的健康教育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围术期指导;体现了护患互动的重要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住院医疗费用。在该模式的健康教育中也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MR灌注成像动态观察兔VX2移植型乳腺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评价MR灌注成像(PWI)在反映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价值。方法建立20只新西兰大白兔乳腺VX2瘤模型,随机排列成A、B、C、D4组,分别于肿瘤种植后9、14、21、28天进行T2*WI的PWI,根据MRT2*首次通过灌注成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对肿瘤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率和最大信号强度下降时间作为参数用于肿瘤灌注的定量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取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CD31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将MR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组VX2移植型乳腺癌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率明显高于A、C、D组(F=5.93,P<0.05)。结论MR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相关,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转流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胸主动脉疾病患者83例,其中男76例、女7例,年龄27~82(55.3±12.0)岁。B型主动脉夹层71例,胸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溃疡5例,主动脉壁间血肿5例。83例患者行一期LCCA-LSA转流术+TEVAR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支架放置数量、术中行LSA弹簧圈栓塞情况;围手术期内观察患者死亡、脑梗死发生情况、再手术率及再手术原因;出院后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脑梗死发生率,复查主动脉CTA观察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弓部分支血管血供情况以及有无支架移位。结果 83例患者均成功重建LSA。手术时间1.0~7.0(3.2±1.0) h。术中置入胸主动脉支架1个64例、2个17例、3个2例。4例患者出现LSA根部对比剂渗漏,予弹簧圈栓塞后渗漏消失。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2例(2.4%,2/83)患者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LCCA部分遮盖、1例主动脉逆撕A型夹层,均予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1例(1.2%,1/83)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脑梗死伴左侧肢体肌力一过性下降,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83例患者术后随访8~46个月,平均25.3个月。随访期间,5例(6.0%,5/83)患者死亡;3例(3.6%,3/83)患者出现脑梗死,保守治疗后好转;主动脉CTA显示,转流血管通畅,弓部分支血管血供良好,无支架移位。结论 LCCA-LSA转流技术重建LSA,可以延长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